第四百零二章: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七)

    第四百零二章: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七) (第1/3页)

    廉颇率着赵国军士,及前韩国上党太守冯亭一行人,看似杂乱无章的逃亡,实则井然有序的奔逃着。

    适才歇下,赵国军士亦不敢生热火,只得就着干粮,原地歇息片刻。

    冯亭望着两道陌生的景色,有些分不清适往何处,遂问道:“廉颇将军,见下我们是逃往何片啊?不久秦兵知我等动向,定会来追的。”

    廉颇闻言,先是一问:“冯亭大人是如何得知秦兵会来追的?”

    冯亭回头遥望一眼,道:“只因首领之人,乃是秦国大良造秦文谨。”

    “何以见得?焉知秦国其他人不会如此?”廉颇反问道。

    “与其对峙半载,冯亭也算是识得此人一面了。”冯亭略带忧愁的回道。

    秦文谨此人给诸国的印象,多是早些年为秦国立下的功劳,不平不稳的。但是如今细细研究之下发现,至今竟无一败绩。

    且如今秦国风头最盛的上将军冷小帅,有传闻,便是如今的秦文谨,慧眼识英雄,一手提拔起来的。

    在冷小帅的风头之下,秦文谨还能不急不躁的,十年如一日的稳守着榆林塞,其人的心智不容小觑。

    将者需得有勇,也得有谋,也需稳定军心,从容不迫。经冯亭仔细分析之后,廉颇发现,此人竟是个面面俱到之人,且不擅妒,若是有妒忌之心,倒是可以加以利用。

    如此聪慧知进退的将领,若是在赵国为将,自是无须愁,可他是如今的秦国将领,且与赵国有仇,若无法子能一击击倒,廉颇是不愿与其正面相对的。

    以手托住着垂了一缕下来的银丝,廉颇心中颇为惆怅,若是再年轻个二三十年,他倒是不惧与秦文谨,一战生死的。

    可是如今,华发已生。早已过了拼杀的年纪,虽愿老死在战场,可他更属意,守着一方城池,拒不出迎。

    尤其是如今的秦文谨,瞧着眉宇之间,便有一股血气,若是与其正面碰上,只怕是不妙。廉颇有了决断之后,遂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