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位面争霸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二十诸天

    第二卷 位面争霸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二十诸天 (第2/3页)

为佛教造像表现题材的诸天,主要是在前述有情众生一类的意义上说的。只不过这些“天人”大都具有非凡的本领,较六道轮回中其它五道的众生来说,阶层最高、福报相对更大。

    佛教把古代印度神话和其他宗教中的一些神也称为天,并将他们吸纳进来,视为佛教的护法神。于是天的队伍便不断扩大!

    佛教也把六道中的天道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其中欲界有六层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和兜率天等。

    色界有十八层天,主要有大梵天、遍净天、无想天、大自在天等。无色界有四层天,分别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他们的名称具体是:一、大梵天、二、帝释天、三、多闻天王、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六、广目天王、七、密迹金刚、八、大自在天或摩醯首罗、九、散脂大将、十、大辩才天、

    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韦驮天神、十三、坚牢地神、十四、菩提树神、十五、鬼子母、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宫天子、十八、月宫天子、十九、娑竭龙王、二十、阎摩罗王。即此为二十诸天!

    到了后来又增入四位天神,则成了“二十四天”,即二十一、紧那罗、二十二、紫微大帝、二十三、东岳大帝、二十四、雷神。后三位是道教神明,这显示了后来佛道二教相互借用与融合的趋向!

    大梵天,“梵”的意思是“清净”、“离欲”。梵天与毗湿奴、湿婆合为印度教的三大主神。

    帝释天,意为“能天帝”。帝释成为佛教护法神后,被视为忉利天之主。

    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银鼠。“多闻”比喻福、德,闻于四方。是北俱芦洲的护持天王。他住须弥山水昌盛,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众生财物。

    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主守东方,是东胜神洲的护持天王!故称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住须弥山黄金棰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仗宝剑,他住须弥山琉璃埠。据说他能率诸鸠般荼、薜荔等主守南方浮提洲。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

    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红色,穿甲胄,手中缠绕一龙。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西牛贺洲,是西牛贺州的护持天王。他住须弥山白云量,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龙,也有称赤索,看有人不信佛教,就用赤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

    密迹金刚,也称夜叉王、金刚力士、持金刚、金刚手菩萨、执金刚神。是一位具有无比威力的神,此神本来是印度那延罗天的侍从,后来在佛教种转变成勇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