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第2/3页)

不出来个子午卯酉。他留恋着、向往着的师范学校应该是那种书香弥漫、道德文章……他个人觉得书香、铜臭不能兼容。

    然而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体在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只能是更好地适应这个现实。日子仍然在一天天过去,一翻热闹过后,晚自习后的校园夜市渐渐开始冷落下来。也许是学校开始管制,也许是大家的购买力有限,也许是知识分子短暂热情的消逝,总之校园里除开为数不多的几个教师家属摆的小吃摊点外,大多都已悄然收摊,校园恢复了昔日的平静。

    赵弘毅的家里经济并不宽裕,但是师范学校的助学金已经可以使他正常生活运转了,他对“发财致富”这种事情不太感兴趣。

    赵弘毅最大的兴趣还是看书。他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通过学校图书室,系统地翻阅了中国四大名著和一些世界名著,翻看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呐喊》、《二心集》,阅读了中国当代一些作家的优秀作品。他的各门功课俱佳,再加上文学作品的滋润,使得他愈发的容光焕发,充满青春年少的朝气。

    赵弘毅现在身高已经长到了一米六八,与刚刚进校时候不到一米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身高虽然长了,但仍然比较消瘦,同学们戏称他是《包身工》里的“芦柴棒”。

    教室、阅览室和学生宿舍成了赵弘毅标准的三点一线,他喜欢这种极简的生活方式。稍稍遗憾的是学校图书室里的书太为陈旧,他渴望读到更新的书籍,特别是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一些当代作家所著的小说,比如《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和《少年天子》等书。可惜这些书,学校图书室很难借到,买呢,价格不菲,平均售价10元左右,这够他10天的生活费了。

    怎么办?赵弘毅要勤工俭学实现他的读书梦。有同学介绍他周日到梁州城里西关街一户人家里做家教,每月4次,每次辅导2个小时,辅导科目是小学六年级语数,每月付费20元。只需要过个渡,路程不是太远,价钱也可以接受,他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赵弘毅辅导的学生是一个六年级的小男孩,叫亮亮,住在西关街一个二层小楼里,家里条件不错,爷爷奶奶退休,父母都在梁州县政府里工作。这个孩子很聪明,学习基础不是太差,但由于平常父母工作忙,学习上过问不多,再加上受爷爷奶奶溺爱,玩性大,在学习上下得功夫不够,每次考试,语数成绩都在70分到80分之间徘徊,这让他的父母很着急,想找个家教把成绩提升一下。

    赵弘毅和亮亮初次见面就很愉快。他针对亮亮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问题,采取了从讲故事入手。对于读了很多书,满肚子故事的赵弘毅来说,讲故事那是他的强项。这招很奏效,很快就激发了亮亮的学习兴趣,赢得了对赵弘毅的信任和好感。对亮亮的语文辅导,他注重从字词入手,要求亮亮写对字,弄通词义,弄懂课文大意,通过适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