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第1/3页)

    孙少平给了赵弘毅很大的鼓励和启示,他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梦想。他要努力学习,争取三年中师毕业后,能够参加保送考试进入大学,继续读书。

    那时候,大学还没有扩招,师范院校每年会给学习优异的中师毕业生为数不多的几个保送上大学的名额。美其名曰保送,其实最终能够拿到上大学入场券的还是由保送考试成绩决定,而且指标很有限,几所院校合计起来,每年大概只有三四个名额,而且需要和梁州一师竞争,考上的概率比高中毕业生考上大学要小的多。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我能够考上中师,跳出农门,已经比孙少平幸运多了,如果再能够实现人生逆袭,保送上大学,实乃我人生一大幸事!”

    赵弘毅暗暗下定决心,他一定要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争取通过保送,走进大学校园,体验象牙塔里面的生活,成为新时代的天之骄子。

    参加保送考试一般需要考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有时可能会加考物理和化学。语文、数学、物理和化学对于赵弘毅来说没有任何问题,难点在英语上,因为中师不开设英语课。当然这对于所有中师生来说,大家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

    赵弘毅托已经上了高中的初中时同学给他借了高中全套英语教材,他决定自学英语。上初中时,英语也是赵弘毅的强项。高中英语的难度不是太大,八种时态在初中时已经学会,其它重要语法知识,课本后边都有罗列。和初中英语相比,高中英语的词汇量显著增加,需要重点过关。对于记忆力超强的赵弘毅来说,这都不是事。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列出切实可行的自学计划,按计划进度自学完高中两册英语教材。

    “How Marx learned Foreign Languages”(马克思怎样学外语)是高中英语课文中的必背篇目,其实也告诉了人们学习外语的正确方法和途径,赵弘毅决心按照马克思指明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学习外语。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每两天学习完一篇英语课文,目标要求是英语单词会写、会读和会认,英语课文基本上会背诵,重点语法知识熟记。时间安排是:早上6点至7点背英语单词和课文,晚上7点到8点做练习巩固。

    赵弘毅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他想,要想在毕业时参加保送考试时候脱颖而出,就必须得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赵弘毅在邮局专门征订了《高中生语数外》和《高中生数理化》两种月刊杂志,对于每期刊物,他必然是认真研读,希望可以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和解题思路。

    本学期即将结束,马上就要迎来一个快乐的暑假了。就在这个时候,学校保卫科发出通知,要在全校招收24名暑期护校队队员。

    一到寒暑假,师生们就要离开热闹的校园,回家度假,留下一个诺大的、空旷的校园,倍显冷清。与此同时也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蓄谋偷盗。为了确保校园公私财产安全,梁州二师每年寒暑假都会招聘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