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出使秦国
第二十四章 出使秦国 (第3/3页)
关系,因此我们就得谋算谋算先见谁才能达到目的。
昌平君是大王在秦国为质子时生下的儿子,也有继位楚王的资格,但昌平君之出生以来就在秦国,还从未到过楚国。从骨子里应该把他当做秦人来看。而且因为她与华阳夫人的关系与秦王一向亲善,二人又都曾经身为质子,彼此惺惺相惜。昌平君痴长秦王几岁,一直将秦王当做弟弟一样爱惜,备受秦王宠幸。
这与我大楚而言是不利的!
若是秦王支持昌平君回国继位,甚至不惜借兵给他,我楚国新旧交替就会再起波澜,国家也必然因此再生动荡。这些对大君变法革新都是不利的。因此离间二人就是必须的事情。
现在若是我们按照国事来论,自然该先求见秦王。但我们反其道而行先求见昌平君,在秦国君臣看来就像是我们想要昌平君回国,甚至可能让他们猜测楚国与昌平君私下里达成了什么协议。
这样一来,就在昌平君和秦王之间种下一根刺。当有人提议昌平君回楚国继位的时候,秦国朝臣难免忌惮几分。”
刘轩恍然,春申君既然是熊悍的儿子,就断然不会让昌平君有回国继位的机会。但秦国若是以此为借口干涉楚国内政,也会让楚国动荡不安,唯一办法就是让昌平君从开始就回不了楚国。
硃英接着道:“以我看来,我们先拜会昌平君只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能够以一个人为代价攻入楚国腹地,若我是秦王也会如此。昌平君是否心向楚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以秦国的霸道未尝不能够强势介入,只要能打着继位的名号进入楚国,就能令楚国动荡,这种机会秦国若是还有贤才当政必然不会放过。”
“那我们又何必动用这些小手段?”
“呵呵呵!”
硃英笑道:“一点小手段是没有什么用,但我们不是一点小手段。今天一点小手段明天一天小手段,三人成虎,说的多了就是不信也得信!更何况,我们主要不是演戏给秦王看而是演给吕不韦看。”
这不就是量变引发质变么?
刘轩没想到古人都能想到这些,有一种智商被爆的感觉。虚心请教道:“这是为何?”
硃英道:“秦王嬴政继位已经九年,但还没有亲政。把持秦国朝局的主要有两人,秦国国相文信侯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这二人一人代表外戚,一人代表朝臣。只要让他们心生忌惮,就足以让昌平君回不了国!”
嫪毐?吕不韦?
又是两个熟悉的名字,刘轩兴趣蹭的窜了起来,后世关于二人的传说瞬间涌入脑海。
吕不韦当上相国后与赵太后私通,吕不韦唯恐事情败露,就暗地进献嫪毐假充宦官顶替自己侍奉赵太后,还育有两子。事情败露后嫪毐被秦王诛杀,吕不韦也因此受牵连被罢免,之后又受到秦王猜忌赐死。
这段典故在后世人人皆知,但此时这一切却都隐藏在水面之下。
刘轩瞬间来了主意问道:“这二人一人是外戚,一人是国相当以谁为主?”
“这···”
硃英回想到楚国李园与春申君之间的矛盾瞬间联想到很多,脸色一下变得阴晴不定,皱眉道:“你是说离间秦王和昌平君不如挑拨嫪毐和吕不韦之间的矛盾,这二人一旦互相拖后腿,秦国政局不稳自然没有精力参与楚国之事?”
“不仅仅是这个意思!”
刘轩建言道:“依礼而定,男二十而冠。秦王虽然没有亲政,却已经到了亲政的年纪。这二人迟迟没有还政于君的意思,秦王嬴政难道心中没有丝毫芥蒂?
因此只要能够挑拨二人的矛盾就能使秦国政局动荡无法参与楚国之事。我相信,秦王若是还想执掌秦国,定然不会放过将二人挤出朝堂的机会。”
这一回,硃算是领教了刘轩的急智拍手大赞!“就这么干,赶紧说说计将安出?”
刘轩仔细回忆了一下二人的故事,却丝毫没有想起记载中二人因何矛盾爆发。
既然想不到,那就制造矛盾!
刘轩梳理了一遍自己知道的细细琢磨一会儿计上心来。
“长信侯与文信侯之所以能相安无事在于彼此之间有默契,他们非常明白二人不和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但那时以前秦王年幼,秦国诸事皆出于二人之手,权势还够二人瓜分。但现在秦王即将亲政,二人必然要让出一部分权利。
尤其是长信侯嫪毐,借着赵太后才能掌管玉玺。秦王亲政必然要收回玉玺,这样一来长信侯必然不喜,可让文信侯吕不韦让出权利给嫪毐也必然不会答应,这些事大家你不说我不说,秦王来问就互相推诿,也能僵持几年,那样秦王也只能干瞪眼。
可以说现在所有人都不动则相安无事,只要有一人动了平衡立刻打破!
我们只要让他们相信三方有一方对方动了就行,那时不用我们动手,几方势力就能杀个天昏地暗!
此次我们一家家的拜会过去,暗中提点几句,他们各怀鬼胎胡乱猜忌,那个忍不住的必然动手!”
“哈哈哈!
好!就这么干!”
硃英大笑:“有你这样的英才,何愁我楚国不兴!”修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