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孙坚损落(下)

    第七百零六章 孙坚损落(下) (第2/3页)

武,众文武亦回礼拜伏。礼数过后,孙策双目赤红,眼内仍有悲意,不过更多的却是浓烈的怒恨。

    “黄承节阴险狡诈,谋害我父,其部将黄忠更将我父射杀。杀父大仇不共戴天,我身为人子,岂能不报!我欲即日尽起江东兵马,攻伐江夏,报之杀父之仇。诸位可有异议!?”

    孙策杀气腾腾,厉声喝道。张昭脸色一变,遂起身出席谏道。

    “主公,当下大军一拨新败,一拨刚凯旋而归,正是疲乏。此时贸然出军江夏,败军疲兵,恐难成事!还望主公休养半年,待兵士养精蓄锐,再商议出兵江夏复仇之事。”

    “半年!?我一刻都不能等!!杀父仇人近在眼前,只隔一江之遥,我岂能久等!!!”

    孙策脸色剧变,当下就反驳张昭之谏。张昭正欲再言,这时周瑜却是起身而道。

    “主公身为人子,要报父仇,乃为孝道。我等岂敢相拦。不过,主公何须急着进军,我有一计,可令那黄承节死无葬身之地!”

    孙策一听,顿时眼暴精光,速速问道。

    “计从安出,公瑾快快说来!”

    “不过要施行此计还需孙静将军受些委屈。”

    在武将席上的孙静一听,连忙起身出席,拜于堂下,拱手告道。

    “只要能报兄长之仇,末将即是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孙静乃孙坚之弟,字幼台,时任昭义中郎将。孙策见状,即走下扶起孙静说道。

    “叔父勿要多礼,父亲刚亡,小侄岂能再让叔父涉险。”

    “主公不必多说,还请军师说计!”

    孙静脸色一凝,满脸决意,向周瑜问道。周瑜微微颔首,当下便是出计道。

    “先主刚丧,主公初接大位。那黄承节定然以为江东此时人心惶惶,军心动荡。孙将军乃孙氏一脉,统领会稽,手握重兵。若是孙将军在此时,在会稽造反。那黄承节必会乘虚而入,挥大军渡江侵犯。到时孙将军虚意投诚,黄祖多数收纳,孙将军在黄祖军作为内应,待时机已到,与我军齐齐夹攻,如此必能擒下黄祖!”

    周瑜一计施出,在座文武连起异色,暗暗说妙。而张昭听后,亦无再做阻拦。孙静听罢,即拱手作揖喝道。

    “末将愿领命!”

    周瑜随即望向孙策,孙策思索一阵,便是点头应道。

    “既是如此,那就委屈叔父了。若能报得父仇,擒下黄祖还有那黄忠,小侄必记住叔父大恩!”

    于是孙策依计行事,一边令兵马歇息,一边令孙静在会稽准备。

    半月后,江东忽生大乱。孙坚之弟兼会稽太守孙静,因不满孙策接位,在会稽举兵造反,江东大乱,孙策即日出兵征伐其叔父孙静。

    在江夏的黄祖得知,大喜过望,连忙去寻司马懿商议。话说司马懿出计助黄祖击杀孙坚,正欲功成身退,离开江夏。

    “孙文台已死,我也是时候准备赶往洛阳,投那曹孟德了。”

    司马懿目光深邃,昔日他先施骄兵之计,让孙坚连番得胜,以致他掉以轻心。然后再施疲兵之计,让江东军强攻邓城,久日猛攻,以致江东军兵士筋疲力尽。之后,司马懿再一连布置,设计伏杀孙坚,再教黄祖趁势攻击,以致江东军兵败将亡。

    司马懿胸怀韬略,腹隐机谋,谋智之高,可谓是高深莫测。而他却无意在黄祖麾下入仕,事后黄祖曾三番四次邀请,都被司马懿用各种理由拒绝。

    “哈哈哈!司马贤侄,大喜,大喜呐!!!”

    黄祖兴奋无比地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