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分取西川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分取西川 (第2/3页)

翰视之,背后那人乃是戏志才,跪地之人,却是将文聘所擒的张辽。

    背后戏志才,急声而道。

    “大王且莫动手!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

    戏志才话音刚落,张辽亦附声而道。

    “辽素知仲业乃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还望大王三思,留为所用!!”

    其实文翰哪里是要杀文聘,不过做戏罢了,而戏志才最熟文翰,如何不知,便来相助。不过张辽却是不知,此番为文聘告免,乃是真心实意。文聘见了,心里连起涟漪,对愿为性命相保的张辽,不由生了几分相敬之色。文翰面色一沉,望向文聘问道。

    “文仲业,你可愿降孤?”

    文聘闭目沉色,口中徐徐而道。

    “幸蒙文远这般厚爱,可某生为蜀中之臣,死亦为蜀中之鬼。此意已绝,可速斩我!”

    文聘说得轻描淡写,似乎早将生死置之于外。文翰听了,面色稍露不忍,却不愿放弃而道。

    “仲业莫非家中老小?”

    文翰此言一落,文聘健硕的身躯,微微抖动。文翰看了,正欲张口,哪知却听文聘忽然说道。

    “唐王岂不闻,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望唐王赐以一死,使我可赴全忠义!”

    文聘此言一落,帐内一众西唐文武,无不脸起惊叹之色。文翰唏嘘一叹,遂依文聘之愿,处刑后,命一队蜀兵俘虏将其与黄权尸首一并带回梓潼。

    却说张飞败退奔回梓潼,途中正遇王平的残兵,两人一同赶回梓潼城去,来见刘备。两人拜伏于地,各言前番中计之事。刘备脸色剧变,大发雷霆,连声呵斥张飞、王平误事。两人不敢反驳,皆言愿受处罚。忽然,有兵士来报。诸葛亮引军归来。刘备闻言,慌乱的心神方才稍定,连忙召诸葛亮来见。须臾,诸葛亮与张任一并同来,两人施礼毕。诸葛亮见张飞、王平两人兵甲不齐,战袍破口无数,灰头土脸的样子,皓目一睁,面色大变。诸葛亮急喝道。

    “翼德为何在此,莫非关口已失!?”

    刘备面庞一抖,甚是仓惶地向诸葛亮说之前事。诸葛亮闻得,好似被抽走了浑身气力,厉声喝道。

    “我屡屡叮嘱你等,万不可擅自出动,只可据守关口。如若这般,我得以劫其粮道。彼军无粮,不日即退。即时我军乘势追击,彼军可破矣!!如今你等误事,我虽已烧毁彼军大半粮草,亦难成大事矣!!!”

    张飞、王平两人听了,满脸愧色。张飞一时气冲上脑,掣剑于手,递向刘备,泣声而道。

    “弟无谋,误兄长大事。兄长可速斩我,已证法度!!”

    刘备听了,把牙一咬,取剑在手,口中大骂。

    “你我虽是兄弟,可军法不可违,你即犯事,定应处斩!!”

    刘备说毕,作势就欲斩下。诸葛亮见了,连忙来劝,遂又向王平问道,此乃何人之计。王平如实而告。诸葛亮听是黄权之计,又闻黄权被擒,遂顺水推舟,将罪过全加于黄权头上。刘备听了,方才绕过张飞。不时,又有兵士来报。有一队俘虏,护着文聘并兼黄权的尸首归来。刘备闻报,急往迎去,见二人尸首,恸哭不止。凡见之人,无不动容落泪。刘备遂命人将黄权、文聘共葬于城南之处,其子嗣继承爵位,各有加封。

    且说刘备大损兵马,又折了文聘、黄权两人,心中烦闷。次日,刘备急聚诸葛亮前来商议。诸葛亮面色苍白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