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世子爷又来了
第六十八章:世子爷又来了 (第2/3页)
思来插手登州的军务了。”
听到这话,赵亭山不禁诧异地看了赵丝言一眼,这江南的叛乱不是什么好事,整个朝廷都讳莫如深,邸报上都是报喜不报忧,真正的情况朝廷怕是心知肚明。
不过最近确实传回来了好消息,说是江南那边打了两场胜仗,皇上龙颜大悦。
但登州到底地处偏僻,就算有好消息,从南边传过来也需要一些时日,他和李君泽也是刚到的消息,赵丝言是怎么会知道的?
难道是这丫头自己猜出来的?就因为从上京来了一个监军?
赵亭山早就知道他闺女聪明,可是没想到,他闺女只凭借这么一件事,就能想到那么远去了。
没等赵亭山细想,李君泽便点了点头,眼中带了几分赞许之色:“你说的不错,江南那边确实打了几场胜仗,上京的人,也有了精力来插手登州的事了。”
赵亭山不屑地说道:“说到底也不过是个靠女人起家的罢了,如何能世子爷相比?”
世子爷也是有分别的,李君泽是先皇嫡孙,翊王世子,根正苗红的皇子皇孙。
这城伯侯世子却是个平民出身,之所以会赐了爵位,是因为他的姑姑是皇上最宠爱的文贵妃。
这文贵妃只是一个文官之女,入宫之后得了皇上的宠爱,文家便也平步青云,皇上还赐了爵位。
赵丝言闻言,不禁若有所思,突然笑着道:“看来江南那边,东厂没有讨到便宜啊,这才把目光放在了登州。”说着,她皱了皱眉头。
赵亭山愣了一下,他是个粗人,不懂着其中的弯弯道道。
李君泽却是笑了笑,眼中闪过一抹璀璨之光。
“这,这怎么又跟东厂有关了?”
赵丝言看了李君泽一眼,然后发觉耳根有点发热,她道:“我听说江南皇上派了南平侯过去,南平侯是皇上的舅舅,如今外戚和东厂形同水火,怕是南平侯平叛立了大功,压过了东厂的风头。此消彼长,一定是东厂在江南那边出了差错,所以才想借着登州找回场子。”
这还是以前李君泽告诉她的,李君泽也记得,眼中不由得闪过了一抹笑意。
赵丝言继续说道:“这文贵妃之所以势大,是因为东厂厂公是她一手提拔上来的,而文贵妃也因为有东厂撑腰,所以这些年来,城伯侯府的势力才能发展的如此迅速!”
赵丝言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李君泽也是倒霉,这就是所谓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了,外戚和东厂争斗,却牵连到了他。
想到这,她看了李君泽一眼。
李君泽无奈地轻叹了一声:“嗯,我确实有点倒霉。”
赵亭山不禁眨了眨眼,他全程都没有离开过,听着两人的对话,怎么现在竟有些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了呢?这怎么又跟李君泽倒霉有关了?
赵亭山眨了眨眼,然后才听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他面不改色地说道:“嗯,丝言真是长进不少,这点随我。”顿了顿,他忍不住说道:“那照你这么说,这城伯侯世子是来抢军功的了?”
赵丝言嘴角露出一抹嘲弄的笑,反问道:“什么时候带兵打仗也成了功劳了?”
赵亭山一时间不由得有些沉默,他是武将,这么多年也算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可是武将地位低,没有文臣受到重视,连他自己都不能说,带兵打仗是立功。
就连南平侯平乱的功劳,也不是打仗打出来的,而是在于那个平字,压制了乱军,这才是他的功劳。
“那他来登州干什么?怎么着也是个世子爷吧?放到这登州也不怕出了什么差错?”
“世子爷。”赵丝言淡淡地吐出了三个字,顿了顿,她继续说道:“世子爷才是最大的功劳!”
赵亭山立刻就看了李君泽一眼,然后才明白李君泽刚刚为何说自己倒霉了。
这确实倒霉,李君泽这是让人当成了功劳,想要灭了他,好回上京争权呢!
李君泽一脸无辜地看了赵亭山一眼,叹了一口气道:“对对,我就是生活在这么水深火热之中。”
赵丝言和赵亭山的嘴角都抽了抽,他们可一点都没看出来这位爷哪水深火热了。
尤其是赵亭山想到那位城伯侯世子还在军帐中看李君泽随手给他的闲散文书,那位城伯侯世子如临大敌,深怕泄露了军机,将所有的侍卫都守在帐外,自己都不出大帐了。
赵亭山回过神来,看了李君泽一眼,对着赵丝言道:“你是说,这次城伯侯是冲着世子爷来的?难道皇上……”
皇上这次让李君泽来登州的目的,几乎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这城伯侯很可能就是皇上的那把刀。
赵丝言点了点头:“十有八九如此了。”
李君泽此时慢条斯理地说道:“皇上这是打算立储了。”
赵丝言愣了一下,她虽说对朝政之事有些了解,可是皇室的秘闻到底是不如李君泽了解的多。
李君泽便说道:“现在最有利的储君竞争人选有两个,一个是当今皇后所出的大皇子,其次便是文贵妃所出的五皇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