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诸葛瑾的来历

    第四百七十三章 诸葛瑾的来历 (第3/3页)

    并且迅速的,他的将令便是迅速的传达了下去。

    很快的,那个在军中散步这则消息的消委,便是被他捉拿了归来,并且在一番严刑拷打之下,最终也是成功的证实了,这个校尉其实就是来自西坤王朝的一个暗探。

    他之所以伪造出来这个命令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他们西坤王朝想要借此机会,来挑动南离帝国与他们西坤的一些摩擦,并且也可以在此事之后,通过这个军中暗探的帮助,将南离的这支边军引入他们的埋伏圈中。

    再之后的,那便是一网打尽了。

    不过还好,既然这个校尉招认了自己是西坤暗探的身份之后,那则乱命也是自然而然的就烟消云散了。

    但是接下来,无论那位南离上将再怎么的严刑逼供那个西坤暗探,想要从他的口中挖出来他们在周王府的另一个暗探,皆是徒劳无功。

    就算是活生生的将那个家伙折磨致死,那家伙也是始终没有将周王府那个暗探的身份吐露出来。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家伙压根就不知道他们西坤在周王府的暗探究竟姓甚名谁,所以他才会始终没有吐露的了。

    这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个遗憾。

    南离周王府内,竟然会有着这么一个来自西坤的暗探,这怎么会不让人为之震惊?

    李元吉当然也是在得到这则消息的第一时间,便是分别书信两封,一封遣人送回了皇城交到他的那位父皇的手上。

    而另外一封,则是将周王府中或有西坤暗探的事情,告知与了周敦颐。

    边军暴乱之事,也是因此而被制止了下来。

    也是经有此事之后,李元吉便是将自己之前对于诸葛瑾的种种偏见统统抛之脑后,可能在那个时候的李元吉眼中。

    自己这哪里是捡到了一个文弱书生啊。

    自己这分明就是捡到了一个宝贝幕僚啊。

    在此事之后,李元吉郑重的与诸葛瑾交代了自己的皇子身份,并且恭恭敬敬的奉请诸葛瑾担任自己的幕僚。

    而诸葛瑾,也就像是早就知晓李元吉身份了似的,很是淡然的点了点头,答应下来了这件事。

    嗯,虽然说李元吉后来也是询问过,诸葛瑾当时为何在知道了自己乃是南离大皇子之后,神色依然是波澜无惊没有任何变化。

    但是诸葛瑾的回答,却是一笑带过,从来没有与李元吉好好的解释过这件事。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如今的话,李元吉也是再也没有继续去问过这件事情了,反正现在啊,一想到诸葛瑾的话,李元吉都只会是认为,当日能够救下那伙商队,能够救下诸葛瑾,这都是他天大的福气。

    能够收获一位有着如此才能的幕僚,他李元吉当真是回想起来都是能够在睡梦之中笑醒。

    而且更别提在当时那位负责统帅边军的南离上将将李元吉制止暴乱的事情详细的与离帝李敦民汇报了之后,李敦民也是好生的嘉奖了自己的这个儿子一番。

    诸葛瑾先生,也从来都没有与自己好好的讲述过自己的身世来历呢。

    虽然说,自己原先天真的认为诸葛先生应该也就是来自中原的一个寒门子弟,不过现在细细想来的话,诸葛先生,无论怎么看,貌似都不像是一个出身寒门的子弟。

    无论是槽帮的身份,还是这般的才学,都绝对不是一个寒门子弟能够轻而易举在这般年纪能够拥有的。

    只是究竟诸葛瑾出身与何,这一点,李元吉始终也是如同其他事情一样,是想不明白的。

    不过,从目前看来,诸葛先生倒也确实算是一个称职的幕僚,且也是尽心的很。

    君子剑,啊,若是孤的麾下能够有这么一号人物的话,与诸葛先生一文一武,倒也不妨是一桩美谈。

    伸出手轻轻的拍了拍马车,李元吉轻哼了一声,道

    “走吧,回府。”

    而与此同时,在府内书房里面,诸葛瑾正是扎着头发,埋身在书籍之中翻阅着什么。

    翻阅了半天之后,最终诸葛瑾也是成功的从数百藏书中,翻出来了一个已经是有些腐朽的古籍。

    这本古籍封面上的字眼也是看的不怎么清了。

    依稀的,也是只能看到第三个字是个策字。

    “总算是,找到它了,嗯,孔明那家伙最近一直有书信过来催促我给他寻觅出来这本书,啊,这种古书说实在的也真是难找,哪怕是在殿下的书房里面,估计也就只剩下这一本了吧。”

    拍了拍这本古籍上面的灰尘,诸葛瑾缓缓起身,他满意的将这本书放在了桌面上,而自己呢,也是自感有些口渴,便是端起茶杯饮下了一杯茶水。

    “不过算算年纪的话,孔明也到了可以入仕的年岁了,啧,要是孔明选择留在中原的话,这还真是有些让人头疼不已,哪怕是二弟他,也是去往了东巽那里,据说现在也是已经跟随在东巽太子的身旁充当门客,而我们三兄弟之中被父亲最为寄予厚望的孔明,这要是留在了中原的话,也不知道父亲的在天之灵,会对此该如何是好呢?”

    诸葛瑾苦笑了一声,将茶杯放回了桌面上,他翻身便是开始整理起来了那些掉落在地面上的书籍。

    一边收拾着书籍,他一边自言自语的说道

    “但是说实话,孔明的本事以及才能,确实也是远胜于我数辈之多,我与孔明,那还真是宛若萤火比之皓月一般,而孔明这也是个牛脾气,这要是让他当真选择了留在中原,这岂不是让他的浑身才能废在了中原那里,唉,不行不行,我还是要在书信之中好生的与孔明交代一番这件事,这可绝对不能让孔明选择留在中原,哪怕是说孔明不去帝国,去一介王朝那也是可以的嘛,这要是留在中原那种地方,孔明这一生,我还真是为他感到前途惆怅。”

    诸葛瑾不由的长叹了一口气,他的言语之中,也好似是在为他的那位胞弟而感到悲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