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周敦颐的考量

    第四百八十六章 周敦颐的考量 (第2/3页)

嘶,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们之中说不定会藏有不少陛下的暗探,嘶,这,就有些不好办了啊。”

    黄盖的这个担心也不无道理。

    若是在先前的话,周敦颐麾下的要么是商州守备军,要么就是周王卫,哪怕是在东巽战事结束之后,也就只是多了一些荆州水军罢了。

    但是只要周瑜在,这倒也就不会发生什么岔子的。

    可是现如今可就不一样了。

    在当初大破铁桶阵之后,周敦颐可就是将自己麾下的大半商州守备军尽数交到了白起的手上,由白起率军先行一步赶赴西坤战场。

    之后周敦颐现在麾下的军队,则是有着数支来历不同的军队拼凑出来的。

    北一军的残部,商州守备军的一营之士,数千周王卫,以及少部分荆州水军。

    后三者还好,都是不会出什么岔子的,可是最主要的,便是北一军的残部。

    北一军当初是怎么组成起来的?

    金陵城内的各大禁军,南方三州的精锐之士,以及金陵城附近驻扎的军队之中抽调而来组成的一支新军。

    名义上是新军,可是这支新军当时的底子却是极好,毕竟这支军队里面,可还是有着不少来自类似于羽林卫这般军队的精锐之士担任将校的。

    可是,这么一支战斗力不错的新军,金陵城的那位陛下会如此放心的交到白起的手上吗?

    哪怕是周敦颐出去带军的时候,他先前在东巽战场上,可就是被那位监军大人给阻挠的有些不像话,而白起,又怎么可能会独身与事外呢?

    白起,当年可是南越王麾下的得力干将,换句话来说,白起当年,那可是如今这位陛下的敌人。

    作为那位陛下的兄弟,当年一手将这位陛下推上帝位的周敦颐,现在都是遭受着如此的猜忌,那么试问,白起又怎么可能会相安无事呢?

    开玩笑,北一军的编制,可是与商州守备军是一个编制的军队,且按照正常来看,北一军的综合战力,是比商州守备军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这么一支强悍的军队,那位陛下若是不在军中安插一些自己的班底,就这么放心的交到白起的手上。

    谁会相信?

    那么为什么白起他在这半年的时间里面始终没有在北一军内闹出来什么类似于与军中将校不合的传闻呢?

    难道军中真的是没有这么一号人吗?

    不可能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么为什么军中已然是有着那位陛下的班底,可是白起却为什么又能够与他们相安无事的共处半年多的时间呢?

    那么,只剩下了最后一个答案了。

    那就是,白起在一些地方上,对他们做出了让步。

    何为让步?

    不管不问,不理会他们就是了,在一些并不主要的事情上,给予那些人充分的自主权。

    相安无事的与他们这般相处下去。

    想来那些人也是不会与白起在战局的大方向上出现太大的分歧,所以也正是因为如此,白起啊,才会将北一军这般的掌握与手中。

    北一军可不是什么善于之军,战力底子优良的前提之下,可还隐藏着其本身就是一只很难被人所彻底掌控的军队。

    白起当初之所以能够运用的那般的得心应手,则是分为三个原因。

    其一,便是因为白起早年间在南离军界流下的名气,所以这也就使得了北一军的将校们,最少对于白起来担任一军之主,对于白起的实力,他们是服气的,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将校们在战况的大局上,不会与白起出现任何分歧的原因了,因为他们清楚的很,在这方面上,白起比他们要懂得多得多。

    其二,那便是因为北一军之中有着一个特殊的人物。

    当朝陛下之子,二殿下李承乾可就在军中担任统领一职,对于这位二殿下,那些来自于金陵禁军抽调而来的将校们,那肯定是有着天然的忠诚之心。

    所以在看见了二殿下李承乾都是如此的对待白起之后,这些人啊,也就干脆的对于白起的所作所为不在说些什么了。

    而其三,倒是因为一些外来因素了。

    白起的师傅,是白家的那位老帅,而白起曾经的顶头上司,那更是不败名帅周敦颐。

    与这两位南离帝国目前唯二的两位名帅作担保,白起得到军中士卒们的心,也就变得更加的轻而易举了。

    毕竟周敦颐在南方三州的名声尚佳,且白家那位老帅,在金陵城各大军队里面,都是有着不少的门生。

    两者合二为一,这才造就了白起可以得心应手的掌握着这支名为北一军的军队。

    可是如今,白起已经先行率领大半商州守备军先行了,当初在沿江战役上溃败下来的北一军残部,则是留在了周敦颐的手中暂时休养。

    现在既然周敦颐再次拔军西去,只要不出岔子的话,按理来说北一军的残部也是不会发生任何幺蛾子的。

    可是如今,这偌大的周字王旗被竖了起来,在加上这迎路而来跪在道路两旁的百姓们,可想而知,北一军的那些残部若是看到了这一幕的话,其中的有心者,会不会有些别的心思在里面呢?

    毕竟再怎么说,北一军的残部之中,谁又能够保证,其中没有那位陛下的班底在其中呢?

    这也正是为什么,黄盖会在现在开始有些担忧的原因了。

    虽然说他黄盖的政治嗅觉不如周瑜那般灵敏,但是跟在周敦颐的身旁这么多年了,他早就已经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逐渐的养出了一个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站在周敦颐的角度上看待问题的状态了。

    而周瑜则是因为他虽然说政治嗅觉灵敏,可是他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将这件事情放在周王爷周敦颐的身上去想去琢磨,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周瑜会对黄盖所说的话,有些发愣的原因了。

    “黄老将军,您说的话,也有道理,只是,王爷他应该也是心中有所准备,所以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