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丑态毕露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丑态毕露 (第2/3页)

眼的时候,就见到这守卒队长连忙用手捂住了他的嘴巴,而后下意识的环顾了一下四周。

    不过还好,这个时辰进出城的没多少人,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没有人注意到他们这里发生的情况。

    “你小子不想活了?刚刚赵哥都说了,这件事,就算是烂也要烂在肚子里面,你小子还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守卒队长小声的训斥了一番这名士卒,这家伙还真是不长记性,明明刚刚赵哥才刚刚交代过那些话,结果这才一转眼的功夫,这个家伙竟然就变得跟什么都没有听见一样,全都当耳旁风了。

    “队长,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这件事情,从今以后绝口不能再提,你若是再提的话,休怪我无情。”

    这守卒队长说着,还瞪了士卒一眼,这可不是什么开玩笑的事情。

    这件事情若是让这个士卒不小心透露出去的话,那可真的就是杀头的罪过也毫不为过,他们两个的小命可就这一条,就算是这个士卒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己还要留着这条性命呢。

    “我,我明白了,队长。”

    这士卒咽了咽口水,看着自己的队长难得的对自己露出了这副凶狠的表情,他显然的也是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那队长,我,我就先回去继续站岗了。”

    “去吧去吧,不过你这家伙一定要记得,有关于这件事情,一个字都不能对别人说,知不知道?你这小家伙,我又不是害你,你要知道这件事情若是因为你的一句多嘴而发生了一些无法挽回的后果,你有几个脑袋够砍?”

    守卒队长白了这士卒一眼,对着他好声好气的教导了这么一段话之后,叹了口气,而后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我能跟你说的也就这些了,剩下的就看你这家伙自己的悟性了,不过切忌,你的命只有一条,而这个世上,祸从口出的事情,可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好了,去吧去吧,赶紧回去站岗吧。”

    说着,守卒队长对着这名士卒摆了摆手。

    而这名士卒也是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紧接着便是转身走回了城门口。

    而与此同时,在襄阳城内的一处酒楼上,一位身着儒袍书生打扮摸样的男子正站在窗户旁,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百姓和小贩们。

    “先生?先生?”

    坐在书生对面桌子上的一个身着轻甲的男子,唤了两声书生之后,书生这才转过了头,坐了下来,看向这个男子,轻声说道

    “校尉大人,唤在下,是有何事吗?”

    校尉舔了舔嘴唇,有些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而后咳嗽了两声后有些尴尬的说道

    “先生啊,我这不是想问问,您父亲的事情嘛。”

    听到校尉这么一说,只见书生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之后看向窗外,轻声说道

    “父亲这几天一直都一人呆在房中,除了那几位亲卫以外,就算是我,父亲也不允许我靠近房间半步,我也曾不止一次的就父亲的近况问询过几位亲卫叔叔,只不过那些亲卫叔叔,都不愿与我说起任何有关于父亲的近况就是了,唉。”

    说完了这话,书生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伸出手扶着自己的额头,他的父亲啊,便是如今的那位襄阳太守,潘美。

    听着太守府的少爷如此样子,校尉也是自感有些说错话的样子咳嗽了两声,而后咬了咬嘴唇,略微沉默了一阵子之后,他开口说道

    “先生,那,太守大人的身体状态,还好吗?”

    “父亲的近况我一概不知,校尉大人,您就莫要想着从我这里可以得到一些什么讯息了。”

    书生拿起了桌子上的茶水饮尽,摇了摇头,有些难看的脸色看着校尉大人。

    这位校尉大人早年间据说也是跟着父亲一同来到襄阳城的,可是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的时间,这位校尉大人与父亲之间,却并不像那些亲卫叔叔一般。

    自己父亲在自己印象当中,是一个和善且和蔼的中年人,无论是在遇见了城中的小贩,还是多年前带着年少时候的自己去城外村落踏青的时候,与乡下老农的攀谈,这些都让书生觉得,自己父亲并没有那么难以近人。

    对于那些当年曾经与父亲一同来到襄阳城的老朋友们,那些当年的亲卫们父亲也是不止一次的告诫过自己,让自己不要将那些亲卫叔叔当作下人一样随意使唤,父亲再三跟自己说过这些事情,让自己不要因为自己是太守之子的身份就嚣张跋扈。

    这些告诫和教导,都在书生的心中始终铭记着,所以也就使得书生在襄阳城内,也是享有了不少的好名声,毕竟平易近人的太守之子,对于城中的百姓们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呢?大家伙又不是没有见到过那些曾经嚣张跋扈自以为是就鱼肉乡里的纨绔子弟,骤然之间碰上了书生这种太守之子的作态,他们又有什么理由能不开心呢?

    想当年跟着父亲一同来到襄阳城任职太守的那些人,自己这些年里面也见到父亲越发的愿意跟那些人呆在一起唠嗑了,因为书生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极度念旧的人。

    但是眼前坐在他对面的这个校尉大人,当年也是跟着父亲一同来到襄阳城的,只不过,这些年里面,这位校尉大人却越发的不受父亲待见了。

    虽然自己父亲没有明确的表示出来,但是书生却是能够感受的出来这些细节,他能发现,自己的父亲每次在旁人提到这位校尉大人的时候,脸色总是会变得有些不好看。

    这些细节的地方,书生也是可以发现的,而且最主要的,这位校尉大人本身是与自己没什么交集的,但是这几日却像是突然着了魔一样,一个劲的来找自己时不时的提及一些有关于自己父亲近况的消息。

    书生对此感到很奇怪,因为这校尉大人平日里也没见过他找自己攀谈过什么的,可偏偏却是自己父亲这些年身染重病之后,这校尉大人就一个劲的来找自己一遍接着一遍的问有关于自己父亲的消息。

    事出反常必有妖,只不过这校尉大人毕竟也是从当年开始就跟在自己父亲身旁的老人了,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书生也就没有多想。

    但是随着一次接着一次的询问,书生也是慢慢的对这位校尉大人起了一些疑心。

    不过疑心归疑心,有关于他所说的那些话,比如说自己父亲这些天一直将自己关在房中不容许自己探视的消息,这些都是真的。

    “校尉大人,父亲他,与您当年,是战友吗?”

    突然的,只听见书生冷不丁冒出来了这么一句话,而也正是这么一句话,让这校尉有些愣神,不过很快的他也是反应了过来,连忙开口说道

    “先生说的没错,太守大人他,当年与某乃是军中的同僚,而且太守大人当年,还是某的统领,带着某,也是打过不少胜仗的,当时国内,也有不少人说太守大人的军略水平非同一般,有着大将之风。”

    不知道为何,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校尉大人的脸色看起来像是有些不自在,不过书生也是没有想太多,他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对了,先生,您问这件事情,是有什么要说的吗?”

    紧接着,书生听到了这校尉反问了自己这么一句话之后,挑了挑眉毛,而后不假思索的先是不慌不忙的将茶杯中倒上一杯热茶,而后吹了吹热气,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想知道一些,有关于父亲年轻时候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父亲一直都没有与我说过一些什么,而且每当我问到父亲这些事情的时候,父亲也是有意的搪塞糊弄过去。”

    书生摇了摇头,轻轻的抿了一口茶水之后,有些无奈的看着这校尉。

    他这句话说的也是实话,对于当年发生的那些事情,自己父亲也确实是对自己只字不提,自己这些年来不止一次的想要得知自己父亲年轻的时候到底是做出来过什么样的事情,才会让当年跟随自己父亲一同来到襄阳城的那些叔叔们都对自己父亲敬佩有加。

    当然,莫名的,还是有一些叔叔在自己提及父亲年轻时候的事情时,面色有些变化的阴晴不定就是了。

    “哈哈哈,先生啊,太守大人他啊,没有将当年的事情与您说,那肯定是有原因的,毕竟当年的太守大人,可是以一己之力左右了涵盖百万军队的战局的,如此的一位拥有大将之风的人杰,当年发生的辉煌事迹,先生啊,您确定想要知道吗?”

    只见校尉大人有些笑眯眯的看着书生。

    “若是校尉大人愿意将此事告知于我,我自然是愿意听的。”

    书生不疑有他,只是连忙的如此回答道。

    “哈哈哈,先生啊,那某便与你说一件,当年太守大人年轻时候初出茅庐的第一战吧。”

    校尉大人露出了一抹神秘的笑容,而后便是讲述起来了潘美当年初出茅庐的第一战。

    那个时候的潘美只不过是一个刚刚靠着武勇被人赏识坐上了千人将的杂牌将军罢了,说起来,其实也并算不上什么杂号将军的,因为潘美那个时候手上掌握的兵权,实际也就只有粗略三四百人罢了。

    不过也正是凭借着这三四百人,潘美却是做出来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情。

    就是靠着这支兵器装备还尚且并不齐全的三四百人,潘美竟是盯上了一伙人数多达三千的乱军。

    所谓乱军,就是从军队当中逃出来的士卒,从而组成的一个势力,这股势力的战斗力也是远比类似于强盗山贼土匪强上了不少,毕竟他们怎么说都是接受过军队的训练,并且在装备上面也是比那些山贼什么的强上了不少。

    而潘美当时盯上的那支乱军,也就是当年流窜在国内境内最大的一支乱军,其战斗力甚至于正规军都差不了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