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吃的

    找吃的 (第1/2页)

    挨饿那几年,俺们到处找吃的。有的刨茅根,有的到白菜地里捡白菜叶子,有的挖耗子洞。

    茅根是一种草根,这草就像一根细鞋带子,一小节一小节的,味是甜的。茅根的叶子硬,又长又尖,没人吃。

    刚开始挨饿,人没力气,刨三斤四斤茅根,也得一上午。回家洗干净,用刀剁剁,放磨上磨碎,掺点儿面,再放到锅里蒸熟,这是一顿好饭。

    以后,都吃茅根,越刨越少。

    再后来,刨不着了。

    冬天,俺到白菜地里捡白菜叶子,大伙都捡,也捡不着啥。有一回,俺从地这头走到地那头,捡了六片干白菜帮子。干白菜帮子可真白呀,都半拉嗑叽(注:不完整)的,干得像纸片似的。

    俺又去辣椒地,想捡点儿辣椒叶子,哪还有叶子呀?整个地里光秃秃的,就在地里捡了四个小辣椒,都是白色的。

    俺寻思:俺运气好,这辣椒咋没人要呢?回家掰开看,辣椒都烂了,有的里边长黑毛,有的长白毛。俺没舍得扔了,洗洗,剁碎,都放菜里吃了。

    白菜叶子捡回来,先泡泡,再洗洗,剁碎,用盐水煮煮,掺上辣椒末,这是俺跟儿子的一顿好饭。

    到了春天,饿得一点儿办法没有了,有人去地里挖耗子洞。有的忙一上午,啥也挖不出来;碰巧挖着了,一个耗子洞里能挖出三四斤粮食,也有少点儿的。这样的粮食,回家用水泡,泡完再洗,洗干净了晒干,放磨上磨成面,掺菜吃。

    没啥吃的了,庄里人开始扒榆树皮。明白知道这榆树没皮就得死了,自己不舍得扒皮,别人也偷着扒走了。

    到俺那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