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啸以后

    山啸以后 (第2/3页)

 老霍说:“赶上山喷水,石头也往下滚,差点儿没淹死。”

    事后才知道,那是山啸。

    三天以后,山啸过去,老妈蹚着水送来几个铜钱。老霍买了几斤高粱,把小磨搬到炕上,磨成高粱粕子(注:高粱不去皮,磨成的高粱渣子)。

    老霍背着一个孩子,领着两个孩子,上山采野鸡膀子。把野菜洗干净,放上两团子菜,再放上半碗高粱粕子,煮粥吃。

    这天老霍家来了个亲戚,这人是贩大烟的。他说,黑龙江地多,粮食家家有的是,家家过年杀猪,蒸黏豆包,蒸馒头。

    老霍听说黑龙江这么好,想去黑龙江。

    玉宽从地里回来,她对丈夫说:“咱去黑龙江呗。”

    玉宽说:“去黑龙江不像你说得这么容易,我不去。”

    老霍生气,说:“你不去我去,我领孩子去。”

    她去跟妈说:“我想去黑龙江。”

    妈说:“老霍,你走了,我想你咋办?你还有两个闺女,给闺女订婚,要二斗粮食吧。”

    老霍说:“妈,不行,俩闺女换来四斗粮,吃完了还是挨饿,我得走。”

    妈咋说,也留不住闺女,哭了。

    老霍哄妈:“你别哭,我不去了。”

    回到家,她把结婚时婆家给的大柜、柜跑和幔子杆全卖了。

    玉宽看媳妇真要走,没办法,跟东家说:“我要去黑龙江,把我的工钱算了吧。”东家把工钱给了。

    姐姐妹妹听说老霍要去黑龙江,都来看看。

    老霍磨了点儿高粱面,用开水烫烫,放上野菜放点儿咸盐,没放油,包了一锅菜团子。

    姐妹吃完,走的时候,老霍跟她们说:“你们千万别告诉妈,等我走了再告诉她。”

    第二天走的时候,哥和二小叔子来送,哥家条件好点儿,买来一斤光头,说走路喂孩子。二小叔子牵来一头毛驴,车上就一床被,里面卷着几个饭碗、几双筷子。

    送到换车的地方,老霍跟那哥俩说:“我家有一小堆柴火棒,给孩子姥。还有一堆树叶,给孩子奶。这些都是我背着孩子捡的。”

    去火车站的车还得等会儿走,老霍想再看看家里人,哥和小叔子不见了。

    老霍想:“他俩咋走了?”

    回头看,俩人蹲在树下放声哭哩。

    老霍也哭了。

    老霍说:“咱们都穷,谁也帮不了谁,这不都是穷给逼的吗?我实在是没办法了,要有一点儿办法,也舍不得离开你们,舍不得离开妈。”

    哥哥哭着问:“妹妹,咱还能再见面吗?”

    老霍说:“只要我死不了,还能见面。”

    老霍一家人到了火车站,买了去哈尔滨的车票。

    到了哈尔滨,下来车,谁也不知往哪儿走。看着几个下车的,穿戴很好,跟着他们走。

    他们进了一个门,老霍家也跟着进去了。

    这屋里有个走廊,走廊两边一个门一个门的。

    有人问:“你们住店呀?”

    玉宽说:“住店。”

    这人开了一个房门,说:“进去吧。”

    一家人进去了,这人在外面把门锁上了,一个空屋里啥也没有,第二天早晨才有人来。

    玉宽跟人家说了很多好话:“俺们是逃荒要饭的,你们行行好,放了俺们吧。”

    人家放了他们,一家人出去找郭瘸子屯。郭瘸子是霍玉宽的干舅,奶奶的干兄弟,他第一个在当地落脚,走路踮脚,那个屯子就叫郭瘸子屯。

    人生地不熟,他们费好大劲儿,才在青冈找着郭瘸子屯。

    这个郭瘸子是个财主,一家人都很好,过年的时候来了要饭的,他要留住三天才让走。看老霍两口子手脚勤快,干舅说:“你们哪里也别去,就在我家住吧。”

    听干舅说,他们第一天在哈尔滨住的地方是野鸡房子,就是窑子房。那些人下了火车,是去逛窑子,他们跟着去,容易出事,幸亏没事。

    霍家住下来,一天三顿饭吃得很饱。

    过了些天,郭家门口来了一辆马车。

    老霍有个三姑,也在黑龙江,辽宁的爷爷给三姑来信,说你侄女投奔你去了,得好好对待她。三姑接到信,打发家里的长工来接他们。

    老霍没见过这个三姑老,不想去。

    长工说:“东家说了,亲姑在这儿,不能住别人家。”

    亲姑来接人,郭瘸子不留了,那个屯子离郭瘸子屯二十多里,一家人都上了马车。

    三姑厉害,外号老母鸡,她给了他们一间屋,给了口锅、小米和玉米面,没事总数落老霍:“一样过日子,你们咋过的?咋能这么穷呢?”

    在三姑家住了五天,三姑说:“你老在俺家不行,得找房子搬家。”

    老霍说:“找房子得你找,我谁也不认得。”

    过了几天,三姑说:“给你找着房了,跟人家住对面炕。”

    玉宽给三姑家干了十八天活,三姑给了十斤白面一块肉。

    三姑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