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制造连弩(2)

    第一百二十四章制造连弩(2) (第1/3页)

    高涵把赢扶苏带到一处新建的打铁处。

    赢扶苏好奇的向打铁的房间看去,十几位工匠正在往炼铁炉里放铁矿石,还有几位比较壮的工匠挥着榔头砸铁!赢扶苏看着提炼出来的铁挺不错的呀?没有史书说的那么多杂质!

    赢扶苏想了想不对呀!秦军将士有部分身上的铁甲就不是很完美杂质挺多,怎么高涵提炼出来的铁杂质那么少呢?提炼出来的铁就因为杂质挺多不适合穿戴,所以只装配了一小部分将士,大军后面慢慢全部换成了铜甲抛弃了铁甲,只是把铁提炼出来用于农具耕地之类的。

    赢扶苏以前学习过古人在各个朝代怎么炼铁的课文,将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加一层的放在地炉中利用自然风力进行燃烧,利用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使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冷却后,取出铁块。这种炼铁法叫块炼铁。

    其炉温大约1000摄氏度左右,离纯铁的熔点(1534摄氏度)相差甚远,块炼铁得到的铁质地疏松,还夹着许多杂质不坚韧,并无多大实用价值。后来经过不断的实践,人们发现把这种铁加热到一定温度下经过反复锻打,就可以把夹杂的氧化物挤出去,此时铁的机械性能就得到了改善。

    在反复锻打铁块的基础上,古人又得出了块炼铁渗碳成钢的经验,因块炼铁质柔不坚,渗碳块炼钢又太坚硬,人们又发明了炼钢的淬火工艺,进一步提高了块炼钢的机械性能。

    从战国到西汉,生熟铁并用平行发展,早期的铸铁都是白口铁,铸造性能较好,但是碳是以化合碳的形式存在于铁中,导致生铁脆硬,不耐碰击,因此在战国早期,人们就创造了白口铁柔化术。

    即通过长时间加热,将白口铁中的碳化铁分解为铁和石墨,消除大块的渗碳体,这时提高铁的柔性起了良好的作用。

    西汉,在块炼渗碳的基础上兴起了“百炼钢”技术。他的特点是增加了反复加热锻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