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9 章 景阳钟

    第 209 章 景阳钟 (第2/3页)

说:“你回去告诉他,凭他多大的事,也要按规矩来,让他先到兵部禀报,具体有什么事再由兵部来办,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了。”

    那通报的小兵无耐只能出来,把这件事,回禀给城门官。

    城门官听到这样的回话,也觉得很无奈,只能回头对信使说:“不是老兄我不帮你,而是实在没有办法,你赶快到兵部禀报去吧。”

    信使看到这种情况,气的牙根儿直痒痒。自己拼命前来报信,这一路上不饮不食,差点就把命搭上,竟然被人挡在宫门口。这要是耽误了大事,京城都有危险。不说京城周围的百姓,就是皇帝也要深陷其中。

    这信使也是个心眼儿轴的,看没有人给他进里面通报,就想着自己想办法把信息传递到宫中。信使也常听人说,皇宫外有景阳钟与催驾鼓,是紧急情况下向皇帝联络所使用的。

    于是信使四下里一看,果然见到旁边有一座小钟楼,上面挂着一口大铁钟,便猜测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景阳钟了,于是也不管旁人三步并做两步来到钟楼。看守钟楼的士兵,一看有人要向上闯便要来拦驻。

    城门官一看信使的动作,便知道他要干什么,他本人也害怕耽误紧急军情,急忙向拦阻的士兵摆手。士兵门看到他的手势,这才退到两旁。

    信使见无人拦阻顺利的上到钟楼,来到大钟旁,摇动旁边的撞木,使劲向大钟撞去,当,当,当,随着钟声不停的响起,一瞬间整个京师都震动了。

    这景阳钟乃是太祖皇帝,依前朝规矩所立的。乃是为了让百姓告御状所特设的,就是为了让百姓在最后时刻有一个向皇帝直接面程的机会,而且太祖皇帝规定一旦景阳钟响,不论皇帝干什么都必须立刻上朝。文武官员在景阳钟响后,三刻不到者斩立决。

    而这是宫门里刚才生气的那个小太监,这时候听到景阳钟响,立刻打了个机灵。想着这不会就是刚才那个要通报的信使敲响的吧。如果真是这个人,那自己这一回可就连命都没有了。于是也不管其他,像疯了一样跑出宫门,来到景阳钟处。

    他只见在上边有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军士,正在不停地敲着那景阳钟。

    小太监一看到这种情况,一屁股就坐在地上,已经没有力量再站起来了。他知道这一回自己是死定了,这个军士既然敢敲景阳钟,定然是有十万火急的事要向皇上禀报。而自己却不肯为其向内庭传送,这就是一项大罪过,皇上是绝饶不了自己的。

    而这时四周的官兵,看到瘫软在地的这个小太监,脸上不由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这些内庭的太监平常对禁卫军都是嚣张跋扈的,大家看他现在的样子都觉得特别解气。

    这时候皇帝正在东暖阁内批阅奏章,他正看的入神,今年陕西一些地方又出现旱灾,要早早赈灾才是,否则就要留下后患。

    这陕西年年旱,不过旱情大小有所不同罢了,因此皇帝并没有多在意,只是按照奏折上旱情的大小,为他们批一些粮食,算是今年的救灾。

    他正要在奏折上写上朱批,突然外面响起了洪亮的钟声。这一下把他吓得连笔都掉到桌子上,吓的他心里怦怦直跳,皇上安静一下心神,仔细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