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太后二

    第五章 太后二 (第2/3页)

过。

    朱祁镇那一点点小伎俩,如果能瞒得过她。

    只是她如此动容,是因为朱祁镇所言是实话。

    世间唯有实话,最为伤人。

    朱祁镇以为太后与他不亲,才有了易位之念,却是太小看太后。

    固然孙皇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将朱祁镇护得严严实实的,不让太后染指,几乎一动,就好像是炸毛的猫一样。

    只是儿子宣宗,对这个狐媚子视为心尖,如这一件小事,与儿子闹矛盾,却是太过了。

    但并不是说,太后就不喜欢他这个孙儿了。毕竟是她的长子长孙,她如何能不喜欢啊。只是有时间她所想到,不仅仅是皇家之事,也要看天下大局。

    大明皇帝是好做的吗?

    朱元璋罢丞相,权归六部。可以说将天下权柄集于皇帝一身。朱元璋是一个工作狂,几乎五更而起,入夜方眠,处理政务,从无节假日之说。

    建文不说了,永乐皇帝亲掌戎机,将庶务归于太子。太后也是见过仁宗皇帝是如此处理政务的,即便是有了内阁诸学士分担政务。

    但是能诸学士不是丞相,依然有大量事务要皇帝决断。在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体系之中,所需要的是一个成年的,能正常履行职务的皇帝。

    从来没有幼主的位置。

    而今出来一个幼主。

    就意味着,在朱祁镇成年之前。大明的权力体制,就不能正常运转了。

    这才是太后心心念念的大事,决计不是因为朱祁镇与太后之间的一点点的小隔阂而弄出来的事情。

    是因为大明体制决定了,它需要一位成年君主,也就是长君。

    否则,就要在现有体制之中做出改变。

    这一点,宣宗皇帝已经有所觉悟了。

    宣宗皇帝将一切都推给了太后,甚至给了太后临朝称制的权力。

    这个时候,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限制太后。

    张太后想如前代诸多太后一般临朝的话,也没有什么阻碍。

    但是张太后,却不能也不会这样做。

    其一,就是她的身体。

    老了就是老了。

    如果她再年轻十岁的话,这事情做起来又怎么样的,但是朱祁镇而今才九岁,距离心智成熟,能独立承担皇帝责任少说要十年光阴。

    但是太后有十年吗?

    如果在此之间,有一个万一,皇帝仍不能亲政,那么接替她的人是谁?是孙皇后吗?

    不得不说,张太后对孙皇后一万可看不上眼。

    这也是有原因的,张太后父亲是指挥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