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海关银

    第四十六章 海关银 (第2/3页)

 用。”

    “臣认为这笔款项,当开内库。”

    别人不知道,刘中敷能不知道吗?

    别人只有一个内库有钱的概念,但是刘中敷可是知道内库多有钱,原因很简单,刘中敷乃是太皇太后的人。

    从户部将钱以各种理由拨入内库。

    没有他这个户部尚书支持是万万做不到的。所以他对内库之中有多少银子,决计是有数的。

    所以他喊出这一声可以说是理直气壮。

    之前户部有结余,大半入宫。

    否则朝廷也不至于这么捉襟见肘。

    朱祁镇说道:“内库已经支出一百万五十万两了,总不能都要内部来吧。”

    刘中敷说道:“陛下,这一件事情,臣本来就有异议,天子富有四海,何必与朝廷争利,朝廷赋税,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而新安海关,每年将近百万两,已经是朝廷田税,盐税,茶税之外,最大一笔收入了,臣以为无论如何也不等入内承运库。”

    “请陛下明鉴。”

    王直也出列说道:“请陛下明鉴。”

    朱祁镇看向两人,目光一转落到了杨士奇身上。

    杨士奇见状,说道:“陛下,此事也应当议一议了。”

    朱祁镇心中冷笑一声,暗道:“老狐狸,感情危机刚刚过去,你就给朕来一个突然袭击啊?”朱祁镇浑然忘却了,、其实他刚刚也是想从内阁掏出一些利益的。

    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杨士奇却是发现一个问题,朝廷财力太薄弱了一点。

    首先这是因为太祖皇帝设计的财政问题,并非所有钱粮都要掌握在户部手中在,中央财政在制度设计上,就是相当有限的。

    其次,就是太皇太后数年如一日的攒钱行为。

    太皇太后其实也很有分寸的。如果朝廷缺钱,她也不会从户部调银两入内库。但是宣德十年以来,罢一切不急之务,休养生息,真正大开支,也就是宣宗的丧事,还有西北战事,再有就是而今的麓川之战。还有眼前从正统四年绵延到正统五年的大灾。

    在正统四年之前,朝廷的财政流向一直是正向的。

    凡是朝廷有结余,太皇太后就会划出一部分。这是一个老妇人对孙子最朴素的爱意。也是她对朝廷的限制。

    结果内库倒是满了,户部在应对这一次大灾,处于相当被动的局面之上。

    杨士奇并不认为这样是正常的。

    所以,他想从皇帝那里夺回一部分财权,但是怎么才能夺回财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