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

    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 (第2/3页)

    候,孙儿不想这个时候动用内库的财力。”

    太皇太后说道:“国有根本,才是大事之中的大事。二百万两已经是精打细算了,不能再推迟了,我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在了,你总要让我见重孙子吧。也让我能安心去见仁宗皇帝,否则,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朱祁镇毕竟是后世的思想,一时间不能理解太皇太后的担忧。

    朱祁镇这半年处理政事,并不是毫无错处的。但是总算是有板有眼,规规矩矩的,再算算朱祁镇的年纪,才十四五岁,已经很不错了。

    想来朱祁镇将来年纪大了,处理政务的手段就会更加娴熟了。

    在这一点上,太皇太后担心不多。

    但是他的担心,却就放在朱祁镇的子嗣上面了。

    太皇太后担心的不仅仅是朱祁镇的子嗣,还有宣宗皇帝一系的子嗣。

    宣宗皇帝死的太早,子嗣太少,其实是朝廷一大隐患。

    太皇太后洪武年间嫁给了当时还是燕世子的仁宗皇帝,几乎见识了大明到现在所有的皇帝,更明白什么叫做人世无常。

    就好比宣宗皇帝,腊月二十三还是好端端的,但是一进正月就不行了。

    事先谁能想到了。

    宣宗皇帝只有两个儿子,朱祁镇与朱祁钰。现在看来都是好好的,但是谁能说得清楚?一旦有一个万一,他们两个人都不在了。

    别的不说,单单是皇位归属问题,各方就没有一个权威的人选。

    太皇太后如果当时还在,自然什么都不用说了,但是太皇太后对自己的身子骨,最清楚不过了,没有多长时间了。

    一旦他不在了,在宫中做主的就是皇太后孙氏。

    太皇太后对孙氏的政治智慧深感担心。倒时候会成什么样子,太皇太后都不想了。前代故事早已说明了问题。

    而后来发生的正德无嗣,嘉靖继统闹出大礼仪,不知道闹出了大多的乱子。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太皇太后要在自己生前见到重孙子,这固然是一点私心,也是对帝系传承的一种保障。作为皇帝多子多孙,是必然的责任。

    说起来弘治皇帝一生只有一个皇后,但是真爱了,却给天下留下了多大的隐患。

    朱祁镇一时间没有想那么多,只当是太皇太后的心愿,他固然不想早婚,这才十几岁就要成亲,但是却硬顶太皇太后老人家,说道:“娘娘想办,就办吧。”

    太皇太后说道:“也好,正好张天师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