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约期

    第一百一十章 约期 (第2/3页)

 ,又需要多少?”

    于谦说道:“下官可以作保,今年或许大旱,但是直隶一省,足以自足,只需朝廷免直隶钱粮,下官保证直隶一省,决计不会有一个流民。”

    杨溥说道:“于大人,这可是御前问话,说话可是要谨慎啊。”

    于谦说道:“回大人,下官到任以来大兴水利,虽多抗洪之举,但多为救旱之策,特别是开春以来,已经下令做打井机数以千计,河北水位很浅,决地一丈足以出水,很多地方临近湖泽,更是数尺足以出水。”

    “今春,下官已经准备打了足够的水井。足以渡过今春,或许不能丰收,但是却可保住百姓之口粮。”

    朱祁镇听了,说道:“先生果然是救时之臣。”

    河北只能能产出一石,就为朝廷节省了数石粮食。即便仅仅能保证百姓口粮,但是就给朝廷减轻了不少财政负担。

    从去年以来,为了弥补朝廷仓库之空缺。南方源源不断向北方运输粮食。不管是漕运还是海运。

    但是如果还如去年一般,朝廷定然会元气大伤。

    而今听于谦这样一说,朱祁镇顿时觉得身上的千斤重任去了一半,想来今年耗费之大,决计比不上去年。

    杨溥饶有兴趣的看了于谦一眼,也不知道他看出了什么。他转过头来向朱祁镇行礼说道:“恭喜陛下得此能臣,我朝后继有人。于谦将来必能坐在臣的位置上。”

    还不等于谦说话,朱祁镇就说道:“于先生自然是要做朕的丞相。”

    这一句话,朱祁镇大多出于真心。不提于谦在历史上的名声,单单是于谦在治水工程之上的能力与操守,足以让朱祁镇认清一件事情,那就是于谦可托大事。

    天下之大,有什么大事,比得上内阁首辅。

    所以,让于谦成为内阁首辅,朱祁镇心中一直有这个想法,而今不过是说出口而已。

    杨溥说道:“那么臣的建议,陛下以为如何?”

    朱祁镇说道:“先生说说吧,让于先生也有一个准备。”

    杨溥说道:“是。”随即杨溥将边关形势,瓦刺也先的动向,一一说明了,最后总结道:“所以,不管是英国公还是内阁都觉得,瓦刺定然是要南下,朝廷与瓦刺之间,一定会有一场大战。”

    “所以朝廷的国力不能一直消耗在治水之上,所以于大人一定要加快速度。”

    于谦听了,立即皱眉,说道:“大人有所不知,而今河北民力,已经用尽,即便朝廷供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