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内阁变化

    第一百二十六章 内阁变化 (第2/3页)

误国家大事。故而臣请陛下择贤德之辈代臣。”

    朱祁镇听胡濙这一番话,再看胡濙的相貌,总觉得有一点讽刺的意味。

    如果去掉胡濙一头白发,说胡濙四五十岁的人都有。

    朱祁镇只知道胡濙好养生,而且很有成效,其实他并不知道,这位现在就告老的人,在历史上经历英宗年间一切风波。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历史的正统皇帝与眼前这个老人,也不过是前后脚离开的人世。

    胡濙足足活了八十九岁。更可怕的是,他为大明朝廷效力了六十多年,不管是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还是夺门之变,其中收拾烂摊子的人中,都有胡濙。

    胡濙决计不是不堪重负,而是看到朝廷政事的变化,不利于胡濙。所以胡濙才想退一步海阔天空。

    毕竟胡濙本身好养生,好道法。对名利不敢说不贪恋,但是却足够的理智。

    他见杨溥掀翻杨士奇的种种手段,心中担心,他是杨士奇下一个目标。

    原因很简单,胡濙在资历,能力,潜势力上,他自己也知道,他比不上杨士奇与杨荣,而今如果是杨荣当政。

    胡濙不用多担心。

    但是杨溥却不一样了。

    三杨之中,杨溥从来是小老弟。算是后起之秀,胡濙在永乐年间就是尚书级别的重臣,但是杨溥那时候还在翰林院读书。

    在内阁之中,张辅是决计不会插手文官这边的事情的。所以可以忽略不计。曹鼐,王直,马愉,新进的陈循。都威胁不了杨溥,六部之中,也少有能威胁到杨溥的。

    但是胡濙却是一个。

    想让胡濙向杨溥低头,胡濙自己的骄傲,他是决计不想的。他又不想与杨溥斗个你死我活的,索性致仕,寄情山水之下,也算是一大乐事。

    其实胡濙很早就有这个倾向了。

    在三杨当政的时候,胡濙一直把持着礼部。但也仅仅如此而已,不关礼部的事情,胡濙一概不管。

    朱祁镇心中对此也有猜测,正因为如此,朱祁镇才更不能让胡濙走了。

    对于内阁成为杨溥一言堂,朱祁镇也是有足够的警惕的。胡濙这个老臣,毕竟是太宗皇帝留下来的臣子,宣宗皇帝所选的托孤重臣。即便不想管事,但是对大明忠心却是可表日月的。

    这样老臣在内阁之中,真有什么事情,或者杨溥有什么意外,足够作为替手。镇得住场子。

    所以,朱祁镇连忙说道:“先生那里的话,先生养生之道,朕早就羡慕已久了。正想朝夕请教。先生如果觉得公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