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重启遵化铁厂

    第一百五十章 重启遵化铁厂 (第2/3页)

方因为治水的问题,与漕运系统已经不是第一次摩擦了。

    之前北河郎中,也就是以工部郎中衔治理山东以北运河河道的官员,简称北河郎中,与直隶地方的河间知府,天津知府,乃是都指挥使平江侯陈豫打过好几次官司了。

    只是没有闹得双方部门老大出面而已。

    第一任平乡伯陈瑄,担任漕运总兵官三十年,在漕运体系之上遗泽深厚,而朱祁镇看陈豫所做所为,也不是不堪造就的。

    让他担任漕运总兵官,想来靠他爷爷留下的人脉,足够坐稳,他又是于谦手下出来的。想来就会大大的减少漕运系统与直隶地方之间的摩擦。

    杨溥说道:“臣遵旨,回去之后就拟诏。”

    曹鼐本想说什么,见杨溥如此也只能低下头,心中暗道:“于兄,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无能为力。”

    而今于谦已经是风口浪尖了,朝中对于谦这个虽然有能力,但是破坏了不少朝廷成宪的人,风评并不是太好。

    但是曹鼐也知道,这是正常的。

    毕竟真正做事的人,都是这样誉满天下,膀满天下而已。

    只是有些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忍忍就过了。但是陛下这样的行为,看似加强了于谦的权威,但是今日每加强一分,将来受到的反弹就会越大。

    不过,曹鼐心中未必没有为自己着想的。

    于谦被陛下如此看重,将来该如何是好。毕竟杨溥已经老了,即便他身体健康,还能有几年,但是于谦还年轻。

    他曹鼐也还年轻。

    将来,是朋友,是对手,还不好说的。

    让曹鼐自己出手诋毁于谦,他是不做的,但是有些事情乐见其成,未必不好,有人愿意做恶人。他自然是成全的。

    当然了,杨溥之所以这样容易低头,一来他想顺水推舟之外,也是知道,这话题不能谈下去了。

    原因很简单,朱祁镇登基之后,很有意区分文武,文事在文华殿处置,武事在武英殿处置。文事,一内阁为尊,一旦遇见战事,就要越过内阁,咨询英国公张辅了。

    而且兵部多年来一点点从五军都督府那里夺过来的权柄,也在杨荣去世,王骥去云贵之后,大大消减。

    其中意味,还不明白吗?

    武兴所任的漕运总兵官虽然是武职,但是转运漕粮之事,很难说是单纯的军队调动,所以杨溥有发言权。但是武兴调任神机营这一件事情,杨溥就不想越距了。

    朱祁镇见他的意见顺利通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