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抚

    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抚 (第3/3页)

    ,也是觉得地方情弊,已经到了不清理不行的地方。

    所以,各巡抚下去,定然会引发地方一番腥风血雨,自然是有反弹的。

    所以杨溥将他的计划与朱祁镇的想法融为一体,这样一来地方上的反对声音再多,他都有朱祁镇的坚决支持。

    有皇帝坚决支持的首辅,那是谁也不怕。

    但是杨溥并不想在这上面再进一步,为朱祁镇完成他的拆分南京计划。

    首先是南方士子的反对。

    南京因为他的特殊地方,距离很多南方士子。拆分南直隶,削弱南京的权力,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而今大明朝廷之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恰恰是南方士子,别的不是火,大明前三甲,一般来说,不会出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这几个省份的。

    即便有特殊化,也最少有一个是这些省份的。

    杨溥不想节外生枝。但是如果不节外生枝。又能将朱祁镇给搪塞过去。杨溥心思一转,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南直隶太大了,设一巡抚恐怕不行,多设也不好,臣以为当设江南,江北巡抚。事情要一步步的做,先设两巡抚,才好做下一步。”

    朱祁镇自己能读懂杨溥的暗示。

    先在南直隶确定两个巡抚,让南京管辖各府通过两个巡抚,将来才好以两个巡抚的辖地为基础,分割出两个省来。

    那就是江南江北两省。对杨溥来说,这是进可攻,退可守。

    朱祁镇也觉得不错,他岂能不知道,欲速则不达。有些事情是急不的的,越级越容易出错。不过朱祁镇对这个方案,并不满意。

    抱歉,看惯了安徽与江苏,而今忽然变成了江南与江北,如何让他满意。朱祁镇说道:“江南江北不好,以朕之意,还是安徽巡抚与江苏巡抚好。”

    杨溥一听,眼睛一亮,说道:“陛下英明。”

    我们觉得寻常的名字,其实在杨溥的解读之中,就有别样的味道。

    安是什么?是安庆,徽是什么?是徽州。江是什么?是镇江,苏是什么?是江苏。

    这是一种古代的行政区命名的规则,不信请看朝鲜的行政区,都是以这个原则命名的。元代用得很多。

    杨溥自然是一听就懂,而且行政区划分在杨溥眼中,也非常明了。

    原因是南京一定是单独列出的。而江苏在南京之东,安徽在南京之西,那么就是以南京为中轴线,东西分开的划分原则。

    如此一来,两省大体的轮廓就出来,至于详细的某个府县的归属再讨论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