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

    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 (第2/3页)

了。

    而这些人就是在仙霞古道作战的主力。而福建行都司剩下的兵力,而今就在建宁府之中,一旦建宁府失陷,会是什么局面?

    也就是整个闽西,建宁,延平,邵武,汀州这个四个府县之中,没有政府的正规军了。

    更重要的不是建宁府,而是延平府。

    延平府当水陆之交,就在闽江上游,一旦延平失陷,贼人大军就可以直扑福州城下。

    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天下震动。

    所以焦宏一听说,建宁被围,顿时心急如焚。立即准备救援建宁。

    但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焦宏根本不指望,福建各卫那些海上骁将。他紧急从各地抽调出这一两千人,已经是他能动用的极限了。

    一旦再败,他就只能固守福州城了,别的事情什么都做不了了。

    焦宏一时间满腹纠结,是救还是不救。他心中难免埋怨,如果让他早到此地两个月,就不会这样束手束脚的。

    “大人。”忽然下面的衙役上报说道:“有五百马队到了城下,为首的自称乾清宫侍卫统领杨信。”

    焦宏一听,顿时眼前一亮,说道:“好。”

    杨信的名字,焦宏自然是知道的。

    而且杨信的能力,焦宏也是知道一些的。毕竟是武学第一。这个名头也是很响亮的。

    朝廷建立武学的时候,很多文官还不以为然,觉得那些纨绔子弟,难道上上学就能好了吗?

    但是时间一长,发现似乎真是如此。

    刘永诚掌管武学的时候,简直是六亲不认,很多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子弟,一进去就脱一层皮。

    而且武学是毕业了才能袭职。但是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毕业的。

    一般来说在武学五年还不能毕业,今生今世就不要袭职的事情了。只能让家中其他子弟来试了。

    而且即便没有袭职的资格,只能能武学之中脱颖而出,未必没有一个好出去。

    比如杨信等人。

    时间一长,武学人数就爆满了。

    很多没有袭职资格的人也入武学读书。

    不过,武学读书资格还是没有放开。

    一般来说,要么是世袭军将家庭,子嗣不论多少,只要年龄合适都能入学读书。其次就是勋贵,外戚子弟,还有文官大臣,也可以向皇帝求名额。

    朱祁镇从来没有不允许的。

    甚至朱祁镇有意将这个待遇变成一种恩典,就好像是国子监名额一般。

    朱祁镇其实是有意将武学入学范围扩大化。但是事情要一步步的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