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车为城

    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车为城 (第2/3页)

的看去,明军士卒除却一下精锐甲士,部属在关键地方之外,都没有步行的,大多都在马车之上。

    而一两两马车上,固定着长矛,火铳,弓箭,一辆马车上有五六个士卒,似乎马车成为明军最基础的作战单位。甚至有一系马车上还有炮,虽然不大,但是几十步之内散弹,还是能一打一大片的。

    一队队马车之间,并非严丝合缝,有一道道缺口,有的缺口有甲士封堵。这些甲士都身披重甲,长枪大刀,而甲士之前,自然是火铳兵。

    这些缺口之间,也是错开的。也就是想要进去,马队必须转好几个弯才行。

    这就是太宗皇帝定下的规矩,临阵神机营在前。

    所谓神机营,固然是指三大营之中的神机营,也是指每一支部队之中的火器兵。

    而这样的阵势,固然有孟瑛的功劳,更是有大明鼎鼎的神机营为班底,也打造不出来。

    毕竟,马车上各式各样的火器火铳火炮,也只有神机营有这样的存活,也只有神机营有如此多的数量操作人员了。

    孟瑛不过是将神机营搬打了车上。

    一队队马车就好像是移动的城墙,如果瓦刺想冲到中间,虽少要冲破三道马车车队。而瓦刺骑兵只要敢进入马车车队的缺口之处,且不说伤亡如何,明军骑兵就敢反身做战。在两侧的火力夹击之下,又被马车夹逼的狭长通道之中,数量优势发挥出来,又被数面围攻,根本没有胜算。

    但是孟瑛如此布置,并非没有问题的。

    最大的问题,就是马。

    虽然孟瑛一口气将驰道系统,哪至于其他方面的驮马,都带过来了。孟瑛全军的马匹加上数万骑兵的战马,超过了十万匹已上。

    这些驮马,却不是战马。

    虽然孟瑛做了很多准备,比如将马耳朵给刺聋,给马带上眼罩,但是依然不能完全保证,在战斗的时候,不会因为这些驮马的问题,弄出什么乱子来。

    所以,一旦遇见瓦刺大队骑兵出现,明军第一个命令,就是停车,将驮马安置好,不允许乱动,如果非要乱动的话,就地处决了,吃一顿马肉。

    不过,瓦刺军队面对这个局面,也早就有所准备了。

    他们的准备不是别的,是火。

    大队瓦刺骑兵在距离战车几十步外的距离呼啸而过,一根根火箭射向马车,还有就是瓦刺士卒用长索吊着一块沾了火油,或者是包裹着易燃物的石头,点燃之后,抡远甩开,然后松手,这个火球就越过几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