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

    第七章 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造 (第2/3页)

   道很难。

    因为朱祁镇对五军都督府规划,决计不仅仅是一个勋贵的养老院,也不仅仅是一个统兵机构。

    但是朱祁镇没有心思与王骥硬抗。

    却是因为一来,猫儿庄之败乃是军方的污点,并非区区一个黑山之战,就能挽回颜面的,正是这种政治力量的失衡,才让王骥有了咄咄逼人的底气。

    王骥背后有大部分文官的支持。

    所以,朱祁镇不会逆潮流而动。

    二来,王骥已经老了,能有几年好活,政坛上有一句话,叫做人走茶凉,王骥即便今天做了再厉害,等王骥不在了。

    朱祁镇想改回来不容易多了。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王骥这般的老臣。

    朱祁镇步步退却的时候,也趁机与王骥做了交换。

    什么样的交换,那就是重设五军都督府断事官。

    五军都督府作为全国军事最高的指挥机构,在朱祁镇看来,他应该是什么样的?固然要有明军云集,也要有无数僚属,分门别类的执掌各方面的情况。

    而今却是兵部一直在扩张自己的权力,一个劲的增添小吏,但是五军都督府之中门可罗雀,甚至连仅有一些小吏,也是吃闲饭的。

    朱祁镇细细想来,处于权力制衡的需要,兵部执掌军需,是合适的,少府在他的直接领导之下下,执掌军械,锦衣卫执掌情报。五军都督府之中倒是有军队以及各方卫所的花名册,但是有多准就说不准了。

    但是有一点却让朱祁镇感到不舒服,那就是军中监督谁来?

    如果说,控制太过,监军权力太大,那自然是不对的,但是如果一点监军都没有,放任自流,那也是不行的。

    而大明朝的体制到了朱祁镇这个,其实已经很健全了。

    军中监督是谁做的?是太监。

    几乎大明的全部军队都有太监监军,但是太监忠心有余,但是能力却不足的很。几乎每一个监军太监都闹出什么事情来。

    如亦失哈,刘永诚这般的太监,却是少之又少了。

    特别是当时走私案,其主力,也是最胆大的就是太监。

    虽然朱祁镇还没有完全撤掉宦官监军,但是每一个出去的太监,朱祁镇都细细考察,都找一些老实安分,被人欺负了也不敢反抗的太监。

    虽然这些太监能力有限,真遇见什么造反的事件,未必能够力挽狂澜,但是他也没有见过,真有什么造反是监军能镇压下去的。

    只要他们老实安分就行了。

    但是军中监督,太监不能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