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朝鲜之战的帷幕

    第二十六章 朝鲜之战的帷幕 (第3/3页)

  朝鲜六军。

    以内禁兵为核心,征召北方各部军队都是曾经在李瑈麾下听用的旧班底,一口气调动了十万大军。

    李瑈留韩会明镇守汉城,统管国内形势,而他自己御驾亲征。

    不是李瑈不想留在汉城,而是在这个时候,李瑈决计不会将军权交给任何人,不管是谁,他都不信任。

    他所信任的只有他自己了。

    临行之际,韩会明对李瑈说道:“明强我弱,然而局势未必全部利于明,瓦刺内乱,也先天纵英才,用不了多久就能平定。”

    “臣已经派人去联络瓦刺,瓦刺决计不会放任明灭朝鲜,故而明年甚至今秋,也先必定攻海西与辽东,明军就不可能全力攻鸭绿江。”

    “到时候,殿下再卑辞厚币言和,这个难关就渡过了。”

    李瑈长叹一声,说道:“朝鲜国小势弱,有辱至此,此仇必报。”

    韩会明说道:“陛下,万万不可有此言,明朝是君,朝鲜是臣,而今不过是大杖则走,小杖则受而已。”

    “朝鲜永远是大明的藩臣。”

    “不过,要熬过今年才是。”

    朝鲜的成立,就是朝鲜内部亲元派与亲明派之间政争的结果。所以朝鲜内部有很多亲明势力,也是李瑈重大打击的势力。

    只是这种思想根深蒂固。

    不是轻易能根除的。

    而朝鲜的国际环境,也让他们无法根除这个思想,原因无他。

    事大思想乃是朝鲜立国的根基所在,即便是放在后世,这个思想也在指导韩国的外交。

    这是现实的地缘政治决定的。

    李瑈不管心中多不甘心,但是面对大明的进攻,他必须一面挨打,一面多派使臣去北京,请求原谅。

    这两者之间,看似相互矛盾,却也无可奈何。

    这就是小国之悲哀。

    “孤知道了。熬过今年,一切豁然开朗,如果熬不过,就请韩君安排的我家小去日本了,只能能留我一条血脉,也不枉你我一场君臣知遇。”李瑈说道。

    李瑈对这样的局面,其实也有一种被悲观的感觉。

    韩会明说道:“大王万万不可出此言,否则会动摇军心的。”

    李瑈说道:“我知道。”他退后一步,长作一揖,说道:“总之拜托了。”

    韩会明立即还礼说道:“请大王放心,我在一日,汉城一日无忧。”

    李瑈带着大军出了汉城,逶迤向鸭绿江而去,而明朝大军也过了辽阳,转向东而去,在四月初,双方大军粮草辎重,等等都一切到位了。

    大战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