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卫

    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卫 (第2/3页)

到货物,厚往薄来的朝贡,自然让朝廷苦不堪言。

    朱祁镇处于省钱的目的,不让乌思藏阐化王使者随从入京,他们带的货物在西宁就地发卖,但是厚往薄来的制度没有改变,陕西这边也是每到乌思藏朝贡的时候,就要亏上一笔钱。虽然这一笔钱,户部给勾销,在每年赋税之中扣除,但是对陕西来说依旧是一个负担。

    这也是为什么于谦这么看重西宁的原因。

    如果仅仅是整合河湟四卫,整顿金牌符信制度,将金牌符信制度,改为正常的交易,朝廷从中抽税的制度。

    西宁并不是合适的地方,但是如果将与藏地的贸易联系在一起,那么西宁就是最合适的地方。

    于谦问道:“想来我的心思,你也明白了。你觉得朝廷改茶法,下面的人都愿意吗?”、

    李文心中暗道:“不愿意也得愿意了。”

    于谦对李家开刀,而李家又是河湟四卫所有家族之中,李家是最显赫的。也是这些家族的风向标。其他各卫家族之中,虽然金家老祖宗也有一个侯爵,但是早就在胡惟庸案之中夺爵了。

    而且金家另外一支也在贵州开支落叶。这一支金家远远不能与李家相比。

    于谦将李家折腾的必须舍弃家业去北京。

    其他各家又怎么敢与朝廷争锋啊?

    至于各地土官,更是不用理会他们。

    河湟四卫土司与大西南各地的土司最大的区别就是,河湟四卫土司是在卫所的管理下,可以看做卫所的一员,而西南土司却有更强的独立性。

    所以,只要这些世袭卫所家族答应了。

    下面的土司根本无力反抗。

    当然了,就金牌符信制度来说,到了而今的确不合时宜了。

    最大的不合时宜,就是大明官茶不堪之极。

    想想都知道公家的东西,能有谁在乎质量,据说质量最差的时候,这些茶叶几乎是用一些树叶来冒充的。

    茶叶压的本来就低。茶叶最后还不能用,各地土司的损失也就太大了。

    所以下面怨声载道。

    首先有了这样的情况,才有后面的走私盛行。但是即便如此朝廷还对各土司行定额,也就是土司必须贡马多少。

    后面也就越来越征收不上来。

    再加上土司内部的各种问题,这件事情能拖就拖,不能拖就叫苦,实在拖不了的就给几匹,整个制度几乎成为一个样子货了。

    如果朝廷理清上下,让他们直接与商贾交易,朝廷不过从中征税,而且征税的对象也是商人,虽

    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