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余声

    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余声 (第2/3页)

无忧也。”

    韩雍立即下令征调广东水师,准备以广西兵与土司狼兵守住各个山口,而韩雍带着毛忠,以水陆夹击的方式,打通大藤峡。

    只是这一个大行动,不管是水师从下游调上来,以及种种准备都是需要很长时间,最少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去准备。

    所以,而今还在计划之中。

    韩雍将自己的计划,写进奏折之后,飞马报京师不提。

    朱祁镇在京师接到韩雍的奏报,与锦衣卫报上来的情况一对比,心中暗道:“韩雍果然虎胆。”

    虽然在朱祁镇看来,韩雍做事有些太冒失了,想的不够全面。但是不管怎么说,他成功了,这就足够了。

    因为胜利者不受指责。

    韩雍的胜利对朱祁镇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调回柳溥,任用韩雍的决定是朱祁镇自己做出来的。

    对于韩雍的进攻计划,朱祁镇只是确定两广府库足够支撑战争所需,也就不大在意了。

    毕竟,朱祁镇在北京实在有些鞭长莫及,上一次决断就有些轻率,朱祁镇反应过之后,对两广的事情,就看结果,只要没有出现大问题,朱祁镇都让两广地方自己做决定。

    他仅仅是支持而已。

    朱祁镇处理了两广的事情,翻开大宁的奏疏,他忽然愣住了,反复看来好几遍,才确定没有看错。

    一时间大喜过望,起身徘徊不已。

    却是端木瑞上奏,大宁,开平,东胜三处,感陛下隆恩,愿意献出五万匹马。

    五万匹马对大明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虽然这些战马或许并不全是战马的,但也足够给大明骑兵打一计强心剂了。

    更让朱祁镇高兴的是,一是蒙古人归心,二来就是漠南蒙古今后的战马源源不断的到来,大明缺马的状况,大概会消失的。

    不过,端木瑞也说明了,这五万匹已经漠南各部落的极限了,今后两三年,估计不会到这个数字了,但是如果一切正常的话,三年之后,朝廷每年从漠南蒙古征召的马匹,要超过五万匹。

    要知道在万历年间,边关马市的数目也就是这个数字。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归功于青贮的推行,这个冬天,冻死的牲口并不算多,比起之间,多则一半,少则三分之一的巨大损失,这一个冬天折损,已经很少了。

    如果没有青贮思量,这五万匹马,大概有一半以上,都会被冻死的。

    这也是蒙古人为什么要送马的原因。

    大明一直缺的东西,一个是钱,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