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请修大明会典以安社稷疏

    第一十三章 请修大明会典以安社稷疏 (第3/3页)

   乐大典》一样,现在皇帝也应该效仿祖宗,修一部大书。

    如果单单看上面文字,怎么看都觉得该这样做,实在是光明正大,皇皇堂堂。

    有一种不修《大明会典》,上对不起祖宗,中对不起陛下,下对不起百姓的感觉。从这个逻辑去推敲,环环相扣,无一字语及变法。

    但是却已经将变法的道路给朱祁镇给铺平了。

    朱祁镇看了又看,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将徐有贞调入京师。

    诚然,朱祁镇也知道,徐有贞不是什么道德君子。但是经过这一件事情之后,朱祁镇才明白一件事情。

    他的一切思想基础,都在后世奠定了,不管是后来再怎么学习儒家学问,但也不过是一层掩饰与伪装而已。

    如果朱祁镇仅仅将朝政推进在打仗,大工程,这样的表象之下,朱祁镇这一点学问就已经够了。

    但是想进入深入的政治改革,就必须深入到思想领域。

    越想进入政治结构性的改变,就越发要说深入其中,这是他决计不能做到的事情。

    面对同样的难题,朱祁镇步步为营。小心翼翼,而徐有贞却大刀阔斧,让局面轰然洞开,有此之能,徐有贞一点小缺陷,朱祁镇就不会太在意了。

    此刻,朱祁镇忽然有一种快意的感觉,问怀恩道:“这文章,内阁看了吗?”

    怀恩说道:“没有,通政司仅仅送到了乾清宫。”

    朱祁镇说道:“抄一分给内阁。”他很想看看,着一手棋,李贤该怎么应对。

    怀恩自然派人送了一分给内阁。

    据小太监说,内阁各大学士看来,一点反应都没有。

    朱祁镇有些失望的同时,也有一些释然,如果内阁大学士们当场失态,就不配当大明的大学士了。

    胸有山川之险,腹有城府之严,这是当大学士的基本功。此事虽然让他们不舒服,但还没有让他们当场失态的地步。

    不过,朱祁镇也相信,内阁不会毫无反应的。

    果然,当天就有了消息。

    内阁大学士之中,首辅李贤,以及王文,刘球三个人,到了什刹海垂钓。

    朱祁镇知道,他们三个决计不是去钓鱼的,心中暗笑道:“倒是有闲情逸致啊。”不过,朱祁镇也没有太在乎。

    朱祁镇十几年来营造的政治气氛总体上是比较轻松的,这种重臣私下聚会的情况,朱祁镇也不为己甚,当做不知道。

    不过,他此刻却有一些好奇,李贤他们准备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