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汪氏

    第七十二章 汪氏 (第2/3页)

臣妾明白。”

    朱见濬欲言又止,他自然知道。这对一个女子来说,有些事情太残酷了一点。他又不好直接说,岔开话题问道:“你还有什么亲人吗?”

    汪氏说道:“臣妾唯有一个幼弟了。”

    朱见濬问道:“几岁了?”

    汪氏说道:“七岁了。”

    朱见濬说道:“我这就派人召开,送到大本堂之中。”

    汪氏听了,大喜过望,说道:“臣妾多谢殿下。”

    大本堂是什么地方,汪氏也都知道了。乃是皇子以及勋贵子弟读书的地方,可以说是大明教育资源最好的地方。

    别人进去,自然是千难万难了,但是对与太子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对汪氏来说,却是天大的恩典了。

    朱见濬给了这个恩典之后,才将朱祁镇刚刚要求说了。

    汪氏泫然雨泣说道:“臣妾不过山野之民,能得荐殿下枕席,已经是万幸了,岂敢有他念?”

    朱见濬叹息一声,说道:“你如果不是瑶人,即便是皇后,孤也给你争一争,只是而今,”说到这里朱见濬唯有长叹而已。

    很多事情不用朱祁镇说明,朱见濬也是知道的。

    汪氏不是汉民,是不可能做的了大明的皇后的,甚至为一个妃子,已经算是朱祁镇开恩了。

    寻常家庭娶妻纳妾,尚且要求一个家世清白,但是汪氏是什么身份?

    说好听点是瑶民,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刚刚安抚下来的叛民之后,她的身份是决计不可能染指太子妃宝座的。

    “不过,你放心便是了。”朱见濬说道:“孤会吩咐太医,小心用药,将来等太子妃诞下嫡子,孤会给你一个儿子的。”

    朱见濬如何安抚美人就不用说了。

    接下来他就忙了起来。

    一方面要开始准备成婚的事情,一方面也要多去后宫之中,拜托太后与母亲选一个好一点的太子妃。

    另外一方面,朱见濬也与自己当初的同学频繁的走动。了解一下而今京师的变化。

    毕竟,对于太子来说,他的根基永远是在京师。

    如此一来,他越发感受到了一个人的能力,那就是而今的大兴县令刘大夏。

    就这样一晃过去,正统二十五年就这样过去了,来到了正统二十六年。

    在春天里选了一个黄道吉日。

    太子成婚了。

    太子妃人选是皇后与太后选定了三个人,最后呈给了朱祁镇。

    朱祁镇圈定了张氏。

    朱祁镇看他的父兄都是京营士卒出身,在正统之间征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