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千金赠君子

    第四十六章 千金赠君子 (第2/3页)

 廷大事,关系万千性命,岂能言试?”

    朱祁镇说道:“而今不有所作为,是遗祸后世。这一点朕决计不会改的,但请先生放心,朕定然打起十万分精神来做这一件事情,万万不会出什么事情的,这也是先生要留在京师,看着朕所做所为,下面有什么不对的,可以刊登天下。”

    吴与弼听朱祁镇说到这个地步,知道自己他如果再拒绝的话,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吴与弼退后一步行礼,说道:“陛下有此心,臣敢不从命。”

    朱祁镇说道:“好,那么这一点心意,还请先生收下来。当然先生品行高洁,不敢以此污了先生,这是给报社的钱。”

    吴与弼说道:“臣恭敬不如从命了。”

    朱祁镇这才松了一口气。

    吴与弼留下来就好。

    报纸行业本来就需要高素质人才。而大明高素质人才,很难向报纸这个新兴行业投入,毕竟怎么看,报纸想要赚钱,还是需要经营的

    在朱祁镇看来,北京,南京,苏州这三个城市报纸是可以赚钱,除却这三个地方之外,大体根本不可能有自己独立的报业。

    识字人口数令不够。支撑不起报纸这一摊子。

    吴与弼这样的人,放在地方是一个大儒,但是在朝廷之中,当一个大学士或许不行,但是担任一部尚书却是够的。

    让他来主持天理报,却是再好不过了。

    当然了,这也是在诛杀孔弘绪的同时,给儒臣一些示好。毕竟他们是大明的主体,朱祁镇治理天下,还是要他们来办的。

    当然了,孔弘绪而今还在有程序,但是在朱祁镇心中,他已经死定了。

    君臣之间,即便一日上下百战,但是最后还是妥协胜过对抗的。

    有这样一个君臣相得的佳话,可以冲缓之间,紧张的气氛。

    另外,就是朱祁镇发现一个问题。

    北京虽然是大明的首都,但并不是大明的学术中心。可以这样说,或许没有那一座城池可以是大明的学术中心。但是总体来说,大明学术氛围比较好的地方,也就是江南,江西,福建等地。

    对于朱祁镇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他知道,他除非完全听这些儒臣的话,否则总是有人反对他的,但是他宁可将人留在京师,有反对的意见能及时的听到耳朵之中。

    朱祁镇想将北京建设成为大明的学术中心,就少不了吴与弼这样令天下人信服的大儒。

    正事说完之后,朱祁镇一时间不想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