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白沙书院

    第七十五章 白沙书院 (第2/3页)

道,我家能不能如少府遵化铁厂一般建立一个大铁厂?”

    冼景学问不行,但是在经营上是天才。

    虽然遵化铁厂在北方称霸,但是对佛山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无他,即便是佛山铁业最兴旺的时候,对北方一些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影响力的。

    当然了,如果说一点影响都没有也是假的。

    毕竟都是一个行当之中,对遵化铁厂有所耳闻也是自然的。

    别人不清楚,他们行里人岂能不清楚,所以很多人都不明白,遵化铁厂,少府一个官造铁厂,如何能造出这么多铁的?

    佛山的效率是远远比不上少府的。

    这是佛山很多人的疑惑。

    但是对很多人来说,疑惑就是疑惑而已。但是对有些人不是这样的,比如冼景。

    冼景有秀才功名,他就游历京师。

    别人去看北京,他却是去看遵化。

    别人即便是去遵化,也是在外面看看,但是冼景却是塞了不知道多少银子,自己扮成了工匠,到了铁厂之中,工作了好一阵子。

    对里面的流程有了一个通盘的了解之后。

    他心中就有了一个不能熄灭的火焰,那就是建造一座与遵化铁厂比拟的大铁厂。

    这并非不可能的。

    佛山冶铁是有得天独厚之的原因的。

    佛山所在的地方,四面八方水流归之。深山之中的铁矿煤矿木材,都能顺着水流下来。

    利用便捷的水路聚集在佛山。

    特别是在开海之后,不管是海上行商所需要的兵器,还是造船的各种铁料,甚至铁器单纯作为出口的商品,也都让佛山大赚特赚。

    让佛山铁器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

    甚至白沙书院的建立,粤报的成立,佛山一帮人都有捐献。

    这也是为什么陈献章对冼景有些特别的原因之一,当然了,陈献章并不是嫌贫爱富,而是有些人际关系是难以避免的。

    陈献章沉吟了好一阵子,说道:“此事或许可行。”

    冼景手紧紧的握在一起,说道:“夫子,真的可行吗?”

    陈献章说道:“我说的是或许可行,不过不管可不可行,都不在广东,关键是在北京。而且你一家能办得起这一件事情吗?”

    冼景说道:“我已经说服了十三家的长辈。只要夫子点头。就能将这一件事情办成。”

    陈献章起身缓缓的踱步,他沉吟了好一阵子,说道:“我给你写几封书信,你到了京师去拜见这几位,能不能成就要看天意了。”

    冼景或许觉得这个天意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