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线

    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线 (第2/3页)

无忌惮了,迟早兜不住的。

    佛山冼家又不差这几百两银子,何必如此?

    郑老大看了冼景的随从,说道:“海上的规矩,冼少爷也都知道吧。老郑我再说一遍,我负责将你们带到天津去,但是这一路上,不管是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听我的,我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即便是杀人也要下手。”

    “冼少爷如果没有异议,咱们就走。如果不愿意,那就算了。”

    冼景说道:“来之前,父亲交代过了,一切都托付给郑叔了。”

    “好,我们明天拜了妈祖与李公,就出海。”

    一些人都准备妥当,在香港拜了妈祖庙与李公祠堂。

    妈祖庙就不用说了,而李公祠堂就是李时勉的祠堂。

    李时勉在这里奉朱祁镇之命,决策开海,甚至新安县的港口不够用,将海关转移到香港这里,也是李时勉的主意。

    而今用了几十年的发展,香港这里有小广州的美名。

    当然了与历史相比不同的地方,就是香港首先发展起来的并不是香港岛,而是香港岛对面,也就是九龙一带。

    毕竟,朝廷自然不愿意将衙门建了岛上。

    即便如此,并不妨碍,这里的繁华。

    而且甚至广东地方就有动议,想将新安县分出来一个县。或者将新安县县城迁到这里。无他,这里繁华甚至已经胜过了新安县了,必然带来很过管理上的问题。

    这里虽然也设了一个县丞分衙办公,但是依然不够用了。

    而百姓饮水思源,自然将这一切都推到了李时勉身上,于是李时勉祠堂成为当地出海必来拜拜的地方。同样祈求出海一路顺风。

    一行人近百条大汉拜李时勉的情况倒也寻常。

    海上从来不是一个法度的地方,即便在沿海还有南洋北洋水师巡逻,但是大海茫茫,船只相隔里许,很可能都追不上。

    所以,大明水师巡逻,更多是防止大规模海盗,至于杀人越祸,劫掠什么的。从来是管不了的。也管不了的。

    这也是为什么出一趟船,就要好几百两白银。

    因为出海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海上无常的风浪,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祸。

    一般情况下,出海的都是携带武器的精壮汉子。

    所以这样的场面,也是很常见的。

    一行人办了手续,到了海关交了税,这才出了香港,一路沿着海岸线向东北方向而去的。

    郑老大是老江湖,所以他行船很稳定,不入深海,向西北方向都能不近不远的看见一道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