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李秉之心

    第一百六十八章 李秉之心 (第3/3页)

    情的,矛头自然指向了他这个主审官了。

    之前李秉的名声很不错。

    毕竟在大多数官员看来,这个吏员法,其实是一个让他们不舒服的东西。官僚天然的厌恶变化。最后世界一直处于他们熟悉的规则之中。

    所以,他们要么公开表示支持,要么私下表示支持,要么暗中表示同情,这就是为什么刘定之也要斟酌一二的原因。

    毕竟,一个人的意见无足轻重,但是这么多人的意见,就必须被重视了。

    而今朱祁镇严厉的处置,让他们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毕竟推进吏改。毕竟什么大明的财政,什么未来,对大多少官员来说,就好像是天边的东西一般。

    看不见也摸不着,唯有前途是能看见能摸到的。

    但这并不是他们情愿的,引发这一切的矛盾的事情,就是他们发泄情绪的地方,也就是李秉了。

    在这一次京察之中,皇帝会保的他。但是在京察之后,李秉就会被无数弹劾给淹没,这个时候,皇帝才不会管他死活的。

    对他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京察之后请辞。

    至于为什么不现在请辞,是因为他知道,皇帝是不会批准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吏员法的推行,是不可避免了。

    沉默的大多数,是不会发声的,却是以脚投票的。

    虽然胥吏的废除,让很多人不舒服,但是如果这种不舒服与保住官位相比,还是可以忍受的。

    只是,李秉心中充满了不甘心。

    很多持身很正的大臣,并非没有贪念,而是他们的贪念不在普通的财物之上,而是在名声,事业,权位之上。

    李秉也是如此。

    他不甘心,放弃这一切。

    吏部天官,可是内阁大学士之下第一人啊。他奋斗一辈子,到了这个地步,灰溜溜的回去吗?

    他如何甘心。

    “对。”李秉心中暗道:“而今我还有一条路。”

    这一条路是什么,自然是改弦易辙,投奔皇帝麾下。

    只是如此一来士林之中名声不太好,但是他想来想去,终究是不肯舍弃权位。他几乎一夜未眠,这才下定了决心。

    只是光下定决心还不够,他需要投名状。

    单单在这次京察之中帮助皇帝清理朝廷,还不够,因为这一件事情皇帝已经安排人坐了,他这个主持京察的人,不过是一个背锅的。

    他思来想去,终于想明白什么是投名状,那就是皇帝之前提过的管理吏员的法度。这一件事情需要丰富吏部经验的人来做。

    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