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就食关中

    第三章 就食关中 (第2/3页)

 各级仓库的粮食,有些被哄抢,还有一些就是空的。”

    朱祁镇冷哼一声,他太明白下面的猫腻了。

    如果单单看账面信息,大明各级仓库储藏丰富,但是真要遇见大事的时候,比如有不少仓库是有问题的。

    这已经是常规操作了。

    朱祁镇说道:“这些人怎么处置?”

    韩雍自然知道朱祁镇所问,就是这侵吞仓库粮食的人。

    韩雍说道:“余子俊,已经先斩后奏,将这些人挂首城门,安定人心了。”

    朱祁镇说道:“好,这个余子俊倒也果断。”

    大明死刑复核权在刑部,甚至要朱祁镇御批,一百姓尚且如此。更何况朝廷命官。在开国之时,连徐达对下属将领犯错,都不敢擅杀,要说送到南京处置。

    可以说,不管是将领还是官员,任何一个上官一声招呼,斩首来献,都是越权,除非有皇命在身。有先斩后奏之权。

    不过在实际实践之中,有很多这样先斩后奏的事情。

    但并不是说,这种先斩后奏就不用承担政治风险的。

    朱祁镇说余子俊果断,就是因为如此。

    韩雍说道:“只是,即便余子俊果断,也无济于事。当地粮食不足,余子俊估计当地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有余。”

    “而且一个月之内,也很难恢复生产。”

    朱祁镇说道:“粮食缺口有多大?京仓够不够?杨鼎怎么说?”

    杨鼎而今已经是户部尚书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首辅自然是一套班子。

    户部之前是刘定之的基本盘,杨鼎虽然是户部出身,其实有几分被排挤出来。只是刘定之突然死亡。

    韩雍上位。

    户部这么重大的部分,韩雍怎么可不伸手?韩雍就将杨鼎扶上了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如此一来户部就成为韩雍的地盘了。

    韩雍说道:“这些年虽然赈灾不断,但是总体上来说,朝廷所有粮仓总储备没有下二千三百石。用来赈灾却是足够了。”

    “问题是,所有驰道都断了,粮食运输不上去。”

    其实,大明朝廷的粮食储备是在逐年下降的。

    之前京仓储备在两千万石,而今却是所有仓库的总储备才二千三百万石。

    而且这几年驰道修建并没有断过。但是铁道修建倒是很短,只有遵化到北京,从北京到天津而已。

    无他,就是驰道便宜,铁路太贵了。

    而且虽然铁路载重量上去了,但是并不比驰道快到哪里去,而且故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