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故都南京
第四十九章 故都南京 (第3/3页)
于是锦衣卫报,北京城之中有一家大商人死了,三子争夺家产,各自邀请官员为他主持公道,只要能帮他夺得家产,就能有丰厚的谢仪。
即便没有成功,也有一封银子。
于是翰林院很多官员都去了,毕竟所谓的穷翰林,翰林不任实职一般都是比较穷的。
太宗皇帝拿来这一家商人宴客名单,顿时勃然大怒,居然朝廷上二三品的重臣去了一大批。太宗皇帝立即下令查抄这一家商人。
在皇权笼罩之下,每一个人想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不从大明体制之中找出路,却是不可能的。
即便这种情况,北方依然想考公务员。
但是南方却不一样了。
南方各地生产力是要超过北方的,不仅仅是南方粮食亩产平均比北方多出一石的事情,还有其他各方面的。
在南方有很多人是可以不依靠大明体制而提升社会地位的。
比如说徐春申就是一个代表。
如果不是徐春申牵扯到朝廷大政之中,也不会那么容易倒下。
还有沈周。
沈周虽然没有功名,但是作为江南名士,天下闻名的大画家。在江南还是很受尊重的,所以他才不想去北京任宫廷待诏。
如果不是老母督促,他根本不会离开江南。
虽然不管在什么地方,科举依然是提升社会地位最好的出路,但是在江南很多地方,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成为大商人,或者在某项技艺之中得到极致,都是可以出人投地的。
明代这样的艺术大师不在少数。不仅仅局限于琴棋书画,还有很多玉器,摆件,等等各方面。
这样的艺术大师,虽然不能有官员相比,但是也是能与士林之中平等相交的。
所以北方士林对皇权抗争并没有太多。但是江南民风却如此桀骜不驯,屡屡与朱祁镇对着做,其实不仅仅要理解大明皇室与江南士林几代人的恩怨,与太祖皇帝平张士诚,江南士人大多相助张士诚,太宗皇帝靖难,江南士人同样站错队。
还要看江南的经济基础。
最少很多时候,大明的权威并不能深入江南。这才是江南始终存在一股与大明朝廷相悖的离心力。
朱祁镇想明白这一点,却发觉得难办。
如果仅仅是一些陈年往事,朱祁镇觉得还有解决的办法,但是而今牵涉到这种经济基础之上,却让朱祁镇感到棘手。
更不要说,朱祁镇感觉如何江南经济突飞猛进的话,估计这种离心力,只会越来越大。只会更加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