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宝井之利

    第一百三十章 宝井之利 (第3/3页)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说明襄王想从朱祁镇得到一些支持。

    毕竟襄王也不容易。

    襄王一脉本来底子很薄,再加上要经营的地区,很多都是山区。大部分都是热带雨林。在其中开辟出良田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真正主持这一摊子事情,就会发现,什么都要钱。钱总是不够的。

    这也是为什么襄王两代人,仅仅是站稳脚跟而已,其余的事情根本没有怎么办?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数年之内,将缅甸给灭了。

    而且襄王还要承担一些对大明的财政义务,也就是每年都要上贡一些物品。大概在一两万两之间。

    这对朱祁镇来说,其实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对于麓川襄王一脉来说,年年上贡,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襄王几乎可以说是大明最富裕的王爷,他有数十万百姓,数万大军。其他各地藩王,即便是朱祁镇几个儿子,都比不上襄王的两代经营。

    但是襄王又是大明最穷的王爷。

    因为维持麓川一步步发展,早已将襄王一脉所以的资产消耗完毕了。

    朱祁镇说道:“还请皇弟放心,朕会下令给黔国公,你的京城期间,麓川有事,就是他的责任。朕拿他问罪。还有朕免除襄王十年贡品。皇弟就不愿意助我一臂之力吗?”

    襄王听朱祁镇都说道这个份上了,还能谁什么?

    只是行礼说道:“臣遵旨。”

    朱祁镇立即下令,让襄王接任宗人令,管理京师所有的藩王,并让他与内阁,枢密院,一并商讨,藩王南迁的细节。

    襄王领会朱祁镇的意思之后,就下去办事了。

    朱祁镇沉吟片刻,在原地踱步一阵子,叫来怀恩,说道:“去将南疆所有资料都找过来,我要看。”

    朱祁镇觉得这十几年,他似乎将南疆的情况放在一边,对而今的南疆有些摸不清楚底细了。

    而随着大明平定南洋之后,中南半岛之上,其他国家也成为朱祁镇的猎物之一,自然要好好揣摩。

    怀恩立即答应下来。正要出去,又被朱祁镇叫住,说道:“你去将楚王也叫来。”

    怀恩立即答应下来,说道:“是。”

    朱祁镇将襄王叫过来,是想从藩王内部找到支持者,而将楚王叫过来,却是另外一个原因了。楚王是牵扯如宁王之乱最多的藩王。

    朱祁镇不由愿意沾染同姓之血。就要看楚王识趣不识趣了。

    识趣的话,使功不如使过。如果不识趣,做大事之前,需有人祭旗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