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社稷臣

    第二十五章 社稷臣 (第2/3页)

  朱祁镇一声令下,就有人进来,将项忠拖下去,身首异处。

    只是,后果却要朱祁镇收拾。

    天下大事,善始容易,善终难。

    朱祁镇坚持这么多年,如履薄冰,却不想而今坏了名声。

    似乎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少年时期的朱祁镇从来不在乎名声,只是将一个好名声当成了一个实现政治抱负的工具而已。

    但是而今不知不觉之间。

    朱祁镇越发在乎自己的名声。特别是在这一场大病之后。

    因为在这一场大病之后,朱祁镇开始深入的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死。

    人对死亡的感悟,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假的。

    年轻人思考的死亡,都是流于表面,他们只是知道有生必有死,但是死是怎么样的情况,却不明白,不知道。

    或者说不敢明白,不敢知道。不敢明了。

    有一种焦虑,叫做死亡焦虑。

    而不去想明白,是人对自己的自我保护。

    而当人彻底步入老年时期,就不得不直面死亡。

    死亡不是一个结果,是一个过程。

    就好像人的尸体腐烂一般,从表皮到内脏,从内脏到骨骼,一步步的进行。

    而死亡也是如此一样,他会一项一项的剥夺一个人各种能力,直到最后的呼吸的能力。

    死亡的脚步,是如此坚定而不可阻挡。

    朱祁镇毫无办法,也正因为这样,朱祁镇的情绪控制能力,才大打折扣,变得易怒起来。

    最后,任何人都必须接受现实,与死亡妥协。

    或者最后给自己一个安慰。

    这个安慰是很多东西,声色犬马,自诩一辈子,什么好玩得,好吃的,好喝的,都已经玩过了。

    还有人,却是在乎的是身后名。

    距离死亡越近,身后名的分量也就越重。

    朱祁镇也是如此。

    虽然他知道,在他死后一切都是虚妄,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他,赞美也好,诋毁也罢,朱祁镇都听不见的。

    但是他还想在青史之上,留下一个好名声。

    因为这是他肉体躯壳之外,唯一能留在世上的东西了。

    更不要更换首辅的政治风险了。

    朱祁镇忽然想起,当初他用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办法,来对付三杨。而今发起这个办法,不过是比得谁更在乎,谁更在意。

    朱祁镇比项忠在意自己的名声,比项忠更在乎大明的万里河山,更在乎他亲手打造出来的政治传统。

    即便项忠这种咄咄逼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