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挺进阿瓦

    第四十四章 挺进阿瓦 (第2/3页)

    如同云南与贵州一般了。

    只是,这些外交手段,有时候有用,有时候没有用。

    阿瓦王一脉,世代相传也有两三百年了,影响力根深蒂固,岂能没有忠臣,再加上阿瓦王也不是笨蛋,他北上之前,也是有所安排的。

    只是他最大问题,是算错了一件事情。

    他一直觉得明军的主力将会从北方而来,万万没有想到,明军的主力,居然从海上而来。这种战略级别的误判,是他之前多少布置都挽救不会来的。

    虽然麓川城岌岌可危,但是太子依然决定在金沙江畔,也就是后世缅甸的伊洛瓦底江。停留了小一个月。

    而这一个月也不是白停留了。

    太子在各项事务都准备停当了,连阿拉干都传来好消息之后。

    这才在数个国家军队之前,誓师出征,号称三十万大军北伐。

    进入缅甸境内之后,一连数日,都没有交战,可以说是望风而降,总共有两万多阿瓦军倒戈成为明军。

    随即,迎来来在缅甸境内的第一场硬仗。

    在阿瓦城南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小城,在阿瓦往南的要道之上,阿瓦王派了自己的宗室大臣镇守。

    这些人都是阿瓦王嫡系班底,对阿瓦王朝在忠心不过了。

    想要劝降,却是休想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里已经是阿瓦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了。与其他外围的地方,是截然不同的反应。

    太子并没有轻易动用明军,而是令各国将领带领本部人马攻城,明军仅仅提供炮火支援而已。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太子对这些国家有着深深的不信任感,担心明军损失太多,引起这些人的反噬。

    甚至支援的火炮也不多。

    这是因为太子能够动用的炮火也不是太多的。

    原因无他,重炮转运太过艰难了。

    虽然有金沙江作为水运,但是从金沙江下船,将火炮运输到前线,短短数十里地,就让人精疲力尽了。

    这还是有大量大象作为驮运工具的情况下。

    这一来是因为缅甸的气候湿润,道路泥泞不堪,一两千斤的大炮,运输起来非常麻烦,车轮深陷下去。几乎一路走一路修路。

    二来,这就是缅甸的基础设施的原因。

    中原朝廷,几乎每一个朝廷都会修官道的,别的地方情况如何,大不清楚,但是官道还是能够承载这么重的大炮。

    这样的情况之下,纵然太子能够动用数千门大炮,但是真正能派上战场的也只有五十门上下。

    这就是陆战与海战的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