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追与不追

    第五十二章 追与不追 (第2/3页)

    与怒江距离并不远,但是很遗憾并不是一个水系的,彼此之间也没有连通的地方,麓川东侧的群山就是麓川与怒江之间的分水岭。

    如果怒江能与麓川相连,明军早就通过水师打过来了,也不至于面对一个个山口,迎面仰攻,伤亡不小。

    也正是因为,麓川与怒江相距很近。所以刘长才提出这个问题,能不能将怒江的船只从陆路运到麓川之中。

    黔国公在渡怒江的时候,造了很大一批船只,如果这些船只能调入麓川之中,顺流而下,决计不是问题。

    襄王咳嗽两声,说道:“不行,先王在时,就想过这个办法,勘探沿途,都是崇山峻岭,马车通行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运船了。”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襄王能封到麓川的原因。

    看上去麓川距离云南内地也不是太远的,但是实际上,关山南渡,麓川与怒江最近的地方,不过,几十里。

    仅仅是一山之隔。

    但是这个山不是别的山。 而是大明鼎鼎的高黎贡山。以高坡陡切割深闻名,据说有些地方,垂直高度落差达到四千米,就是杨过跳下去这里的悬崖,估计都要摔死。

    即便是绕道其他地方,也都要翻越一座座山岭,实在不可能运输船只这种大物件。

    襄王其实也想南下。

    他虽然伤心,但也很明白。

    这是他的襄王一脉的大际遇。

    其实仗打到这个地步,明白人都知道,缅甸已经完了。无非是怎么样一个结局,这个结局在明军用两个月的时间,将数万士卒送到仰光的时候,已经注定了。

    无非阿瓦王不肯承认现实,也无法承认现实。阿瓦王还做着击退明军,或者退一步,想办法保住阿瓦城,再与明军议和的想法。

    但是襄王很清楚北京城那位的心思。

    那位在领土上贪婪的如同汉武帝,凡是打下来的地方,都没有想过吐出来的,除非而今北方有一场大战事爆发,就好像当初麓川战争之后,爆发与瓦刺的战争,让云南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守势。

    否则这个局势都不可能改变。

    这就是襄王窥到的机会。

    一旦缅甸被灭了。

    以大明而今的分封之策,要么在阿瓦这里再封一个藩王,要么让最近的藩王代管。

    最近的藩王是谁?

    是麓川襄王一脉。

    襄王一脉三代人都在与缅甸抗衡,襄王对缅甸最熟悉不过了。从襄宪王开始,他们都垂涎缅甸的土地。

    倒不是襄王一脉得了红眼兵,实在是缅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