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两家人

    33,两家人 (第2/3页)

是苦受累的那一天了。”

    李春生,“我们这些人除了有一身的力气,还有一份善良,就什么都没有了在城里打一份工,能每年给家里寄点钱回去让家里的日子过得宽裕一些,也就心满意足了,我们这点钱,也就够养家糊口的,你不知道,现在供一个学生上学,特别是在广州这样的城市,到处都要花钱哪,我们孩子在这里办了借读手续,学校还要收取我们高额的借读费,要不是老板帮助一些,简直我们就不能够在这里上学,所以我们就要感激老板,尽心尽力的把这份工打好,人必须有感恩之心的。”

    母亲戴小凤,“我们都是做父母的,把自个儿的儿子扔在家里,留给他的爷爷奶奶,我们两个人在千里之外打工,我不知道他爸爸怎么想,反正我这个当妈妈的无时无刻的不挂念我的儿子,虽然知道他跟着爷爷奶奶,受不了屈吃不了苦,但是家乡的苦我们是吃过来的,虽然我们每年还能够往家寄点钱,以我们家的情况,孩子肯定是吃了不少苦的,受了不少累的,今天早晨他还跟我们一块儿去摘草莓了,一忙活就是四五个小时,我们习惯了,但是他干的比谁都好,就知道他在家没少替爷爷奶奶干活,想起这些来,我就有点心酸。”

    李向前,“你们两口子应该高兴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早就知道柴米油盐贵了,你再看看那些养尊处优的子女们,给他们那么好的条件,书也得读的不怎么样,人也没有成才,比比皆是啊,所以你们给了他艰苦的环境,正好锻炼了他的意志,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也由于他,敢于进取,才能考得这么好成绩,贵阳一中不是谁都能上的,你们的儿子能与全省第1名的成绩,进入全省最好的高中学校,受到最好的教育,难道不是你们最值得高兴的事儿吗?今天我们带着他1000里以外,来看你们,不是给你们最好的新年礼物吗?难道不值得我们两家都高高兴兴的吗?所以我们今天要好好的高兴,好好的畅谈,别提那么多的心酸事儿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就快到11:30,李向前,提议大家到餐厅再接着谈,两家人站起身来,一起走向餐厅,相互之间有说有笑,两对父母谈笑风生,李一萌和刘小娟,一人拉着一只清风的胳膊,挽着他走在后边,三个人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楼道间。

    到了餐厅,两个男人开始喝酒了,这是两个贵州男人,酒量就可想而知了,三杯酒下肚,就成了亲兄弟,无话不谈。

    李向前,“春生兄弟,我们俩是一代人,我们家也在大山里,由于我们那里盛产药材,所以我们村子和其他村子相比,稍微的富裕一些。我们村子里有几个上海知青,在我们村的安庆的小学和中学,临近几个村子的孩子,都到我们村子来上学。我首先要感谢上海知青,是他们用知识武装的,我们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水平也有限,但是那时候我们的教育还是很落后的,所以,我一直念坚持到念到高中,1984年参加高考,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一个上海的知识青年,大家都回城了,因为他和当地的女青年结婚了,没有回到上海去,正好我们学校有招工指标,他就成了代课老师,当时因为我的学习特别好,在我们年级里应该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他每天给我补课,,从上海的亲戚家,找来很多高考的卷子,让我反复的做,然后他又详细的给我们讲解,我的高考成绩当时也是不错的,考到了北京,在北京政法大学,上了4年,正赶上咱们省,我毕业那年要的人比较多,我就被分配到了省政府机关工作,后来才调到我们这个局,所以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是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们两口子看着李宇峰,好像就看到了我们的当年,这个孩子真的有一股别的孩子没有的劲头,我们从心里喜欢他。”

    李春生,“你比我大了两岁,我就叫你大哥了。我可没有你那么幸运,我们那个村子比较小,分到我们这儿的知青,村子里只是一两个,我们村子的孩子要上学,必须走五里路,那可是大山呢,我上到高小就不能够再上了,因为初中只能到县城。你知道咱们山里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钱到县城里去念书啊?我们这一个村子都没有出去念书的,我刚开始干活的那时候才十三四岁,和大人一样干农活儿,干一天活下来,累的贼死,生产队里的公分,根本就不值钱,一年到头算下来,都还不上返销粮的钱。我们家里兄弟三个,我又是老大,每天没日没夜的干活,到头来还欠生产队的一屁股账,你说哪有这个道理呀。最难的是大家吃不饱饭,我们村子的地又少,自己产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每年都要吃国家的救济粮。”

    李向前,“你说的这种情况,在我们大山里是普遍的,吃不饱饭的是常事儿,吃饱饭的倒是稀少的,我能知道你那个时候有多难。”

    李春生,“1982年,生产队就解散了,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劲干了一年的活儿,也就是能够吃饱饭,比以前当然是强多了,那一年我才刚我才刚15岁,我的两个弟弟他们才刚十一二岁,俗话说,半大的小子吃穷老子,有了粮食还是要紧着两个弟弟吃的,为了节省点粮食,我16岁就跟着人家出去打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