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下扬州 第一章:向南

    第一卷:下扬州 第一章:向南 (第1/3页)

    开元六年,立春,万物复苏。

    立春时节,整个蜀地都侵在连绵的春雨中,而戴天大匡山旁的官道上,一队身披蓑衣的学子走在上面,泥水将他们的靴子全部侵湿,但是队伍中没有一个人抱怨,整个队伍还在有序快速的前进,带队的老者抬起斗笠看了一眼前方,但山中的雾气已经弥漫,老者看不清前方的路。

    老者看了看身后的队伍,发现学子们的状态还算可以,没有一个人抱怨,也就没有多说什么,老者将斗笠放下继续无声的带头前进。

    众人又走了半个时辰,老者发现前方不远处有座灌口二郎真君庙,老者回头对队伍喊道:“前方有庙宇,大家走快些,今晚在此过夜!!”说完带领着大家闷头前行。

    望山跑死马,一刻钟后老者才领着人走到这座庙宇,大家一看有了避雨的地方,立马一拥而进将自己身上已经淋湿的斗笠蓑衣脱下,随手丢到地上和墙角。

    老者最后一个进了庙宇,看着残破的正殿摇头叹息,二郎真君李二郎,乃李冰二子李二郎,县志上记载说李二郎人予闻清源,西川灌口神也,为人美好。因辅助李冰治水有功,蜀地百姓感念李家为蜀地消除水害,特为其束身立像,世代都有香火祭祀。

    但因本朝尊崇老子,而道家在蜀地向来兴盛,蜀地鹤鸣山又是道家正一派总坛,还有青徽派,丹鼎派这种数目众多的的小门小宗,外加蜀地本身就是巫蛊的发源地,当地民众多数信奉鬼神之说,加之朝廷有意纵容,从此蜀中道教大兴,这也将道家神邸带入蜀地供奉。

    老者将身上的蓑衣斗笠脱下,交给旁边的弟子,自己慢慢向神像走去,走到神像跟前看着神像,神像是面白无须的英俊少年,武朝大儒陆龟蒙记载“有温而愿哲而少者,则曰某郎,”二郎神在世人的形象是温和白皙类的少年神的形象。二郎神以容姿出众著称于世

    蜀地有些地方的二郎真君神像是三只眼,而且中间的眼睛是立着的,天眼,就像上天的眼睛一般,邪恶无法可逃。三只眼是这位神祗较为明显的外观特征之一。

    华夏各地的二郎庙里,神像都有天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