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终是,看到了光明!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终是,看到了光明! (第3/3页)



    林如海微笑颔首,道:“没错,就是爪哇。上回闫三娘送蔷儿北上,在津门停留了许久。正是那个时候,由赵国公府打头,诸元平功臣府第的子嗣和家将们就上了船。三娘子好大的能为,回小琉球补给一天后,径直兵发爪哇。

    先前齐家早出海一年,在那边布下许多准备,里应外合之下,三娘子并不费许多气力,就拿下了爪哇,并炮击覆灭了尼德兰援兵。

    有此天威在,又让那些衙内们见识到了爪哇的富饶,他们岂有不动心之理?

    如今蔷儿最缺的是甚么,让他们看在眼里,最缺的,就是人。

    蔷儿愿意将土地拿出来分给他们,这可是分封诸侯呐!

    在朝廷大肆屠戮清洗勋臣之余,谁能抗拒的了这个……”

    黛玉还是无法相信,道:“他们会为了万里之遥的地方,选择与朝廷割裂?”

    林如海呵呵笑道:“玉儿莫要忘了,这二年来蔷儿还一直都是绣衣卫指挥使,查出些他们的根底,轻而易举。哪个军门不喝兵血?哪个军门在九边不搜刮兼并?所以,他们若是不从,根本挺不到今日,就被抄家削爵了。即便他们告发了蔷儿,以朝廷的做派,他们迟早也会被清算。这一点,想来他们都能想的明白。

    再说,又不只有他们。扬州盐商、晋商、粤州十三行,甚至还有江南九大姓,这些天下巨室都在,岂容他们不信?”

    黛玉闻言,抿了抿嘴紧张道:“那就不怕他们反复?怎么总觉着,是在弄险……爹爹可曾劝过他?”

    林如海笑道:“我是到了小琉球后,才得知了他的谋划。甚么叫瞒天过海?无过于此。连为父都以为,他是真心想要南下。先前他为何要接你们回京,为父还认为他多此一举,凭白弄险。

    如今看来,是为了安人心,是为了杜绝韩半山、韩邃庵他们,怀疑他的用心。

    现在想想,还真是……荒唐!

    他都做到这个地步,居然无一人怀疑他会造反,只一心南下……”

    黛玉也不知是气还好,还是笑还好,咬牙道:“怎这样阴险?他居然还瞒着爹爹?”

    林如海摇了摇头,道:“算不得阴险,蔷儿在信里与我说的明白,到底出京还是不出京,决定权不在他,而在宫里。那位若果真愿意放他南下,那他就南下。哪怕多耗费二十年功夫,也绝不辜负人心。可是,他以为,那位不会放他走,所以不得不做这样的打算。”

    黛玉沉吟片刻后,轻声道:“爹爹,若如此,是否仍不周全?”

    林如海微笑道:“当然不周全,所以,他还留了些其他的后手。这一场大戏,当真是惊艳!”

    ……

    太和殿上,进了数十名武勋衙内。

    以赵国公府姜铎之孙姜林、姜泰起,又有永城候之子薛战、临江侯之子陈骞,景川侯之子张轩,荆宁侯之子叶铨等十二位元平功臣衙内。

    又有镇国公府牛继宗之子牛城,理国公府柳芳之子柳珰,襄阳侯府戚建辉之子戚琥,安定侯府胡深之子胡宁,定城侯府谢鲸之子谢强等十位开国功臣衙内。

    执掌大燕军方八成以上力量的代表,今日尽在此殿。

    他们上殿,只为一事,那就是讲述随德林军出海,袭占茜香国爪哇岛,并且在茜香国,与前朝就迁移至爪哇的遗民交谈,详细了解了当地情形。

    “只看爪哇,比江南省还大些,土地极其肥沃,一年三熟!”

    “雨水充足,耕种简易,使得当地百姓不思进取,随便劳作一二就足以饱食,从无饥饿之忧,真真好地方!”

    “爪哇国大半土地荒芜未开垦,共有百姓四百余万人,却为尼德兰不足三千西夷兵丁统治,民风虽凶,实则又懒惰又散漫。”

    “攻占巴达维亚受到的最大阻力,不是来自尼德兰人,也不是爪哇百姓,而是当了尼德兰走狗的汉人,叫劳什子峇峇娘惹。他们甘愿给尼德兰人当狗,也不愿大燕攻占那里,因为他们怕我们过去过上好日子。”

    “整个茜香国,有岛万余,绝大多数无人占领,虽然大多数不宜居人,但也有不少土地十分肥沃,只是没人去种,多好的地方!”

    一众年轻人语气激动的说着这一切,若不是亲走这一遭,他们都不信,世上还有这样的地方,就被一群西夷洋番几千人占据。

    等他们说罢,韩彬目光冰冷的看着贾蔷,道:“你就是用这些,收买了这些无君无父之徒?既然爪哇这般好,尔等还留在大燕做甚?”

    贾蔷闻言,并不急着回应。

    他只轻轻一叹,转头望向殿外,看着乌云渐渐疏散,一缕阳光落下……

    终见光明……

    ……

    PS:埋了多少伏笔,忍了多少抱怨,终于到了今日。不一遍一遍的倾诉,他们怎会相信贾蔷一心南下?连你们都信了,是不是?哈哈哈!太强了!

    再说一下更新,本来不愿诉苦,只是母亲离开重庆后,又要写书,又要和媳妇看娃,家里父亲又伤了腰腿,心里牵挂着,半个月瘦了十二斤。其实现在很缺钱,买房结婚生娃,家里丁点帮不上,每个月还要给爸妈些钱。人到中年,一言难尽。所以也很想要多更些多赚些,确实力有不逮,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