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动若脱兔

    第48章 动若脱兔 (第1/3页)

(再发一章,拼了)

    宋小公子忽悠之术十分了得,在“白胡子老头”的招牌下,两天后祝氏的病就好利索了。宋珏也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改观,不再像以前那样耳提面命,对宋铮来说,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至于小萍那里,宋铮为宽她的心,自然也用“白胡子老头”忽悠一遍,让她认为自己杀人是“神仙的安排”,这一下也解了她的心病。只有深知宋铮底细的茗儿在一旁偷笑。

    当然,不管是宋珏夫妇还是祝氏,宋铮都告诉他们严守秘密。三个人自然都答应,神仙安排的事,凡人可不能乱说。

    宋铮一行人在远朋客栈住了三天才重新上路,由于道路难行,中途又在离密州只有十余里的村庄借宿了一晚。正月二十二日中午,一行人终于赶到了密州。

    密州历史极为悠久,传说中上古三皇尧、舜、禹中的舜帝,就出生在密州城北的诸冯村。孔子的女婿公冶长、李清照的老公赵明诚、画出《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都是密州人。宋铮知道,如果按照历史正常的发展顺序,后世还会出现刘罗锅这样的名人。

    密州多世家大族,赵、贺、苏、候名列前茅,徐、于、密、齐、掌、初、胡等紧随其后。这些名门望族在鲁王统治期间被祸害得不轻,基本上都被掏干净了。不然的话,鲁王也不会积累起这么多财富。不过,这些大族毕竟底蕴深厚。鲁王被灭四十年来,这些望族凭着深厚的人脉和不断涌现的人才又慢慢地发展起来。比如,密州知州胡统学便出自望族胡家,密州文院总教习赵桓出自赵家,曾到宋家庄传令的于原出自于家,其他望族也有不少人在密州或者外地当官。这些人形成紧密的关系网,既相互勾结,又勾心斗角。

    进了密州城后,宋铮一行人一路向北,两刻钟后就来到了位于密州城北的文院所在地。路上,宋铮向贝乐业和石存宝打听文院和武院的情况。由于三人曾经共同犯罪,关系倒非常亲密。宋铮称呼两人“小贝”和“大宝”,两人称宋铮为“铮哥”。尽管宋铮比贝乐业还小一个月,可是功夫好,两个人都服气。再说,这厮有一种当老大的情结,自然心安理得地当了大哥。

    对于密州的认知,宋铮只限于背上两句《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东坡在密州干过两年一把手,最大的成果就是写了200多篇诗词,这两首最有名。贝乐业介绍说,苏东坡在这里还建了一个“超然台”,是个饮酒作乐的地方。可惜,大齐朝的人们没有保护文化古迹的觉悟,现在超然台被密州武院占了,成了点将台,下面一大块平地就是训练场。本来超然台旁边还有一个苏公祠,也被鲁王那个夯货给烧了。这两年密州的望族家底厚实了,就想附庸风雅,重建苏公祠。可惜,密州武院属于密州守备陆恒山管辖,算是军用地盘,连知州胡统学也没有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