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大比开始(上)

    第168章 大比开始(上) (第1/3页)

宋铮将诸葛亮的诗改动了两个字,大声地吟了出来,同时,他低下了头,溜下了凳子。

    由于此时非常静,木质楼的隔音效果也不太好,所以宋铮这一声立即划破了凌晨的宁静。草棚上的人正要用火石点火,却猛然听到这么一句,吓了一跳。动作也立即停了下来,死盯着乙字九号房。就连南面枣树上的人也吓得一哆嗦,将弹弓收了回去。

    由于宋铮的声音颇大,茗儿揉了揉眼睛,也醒转过来。宋铮此时已经溜到了床边,轻轻嘘了一声,又将一根手指放在她的嘴上,示意她噤声。然后大声道:“死丫头,还不快起来,给少爷我找找衣服。一日之计在于晨,少爷我要晨读。快要考试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快点,快点,死丫头,别睡了!”

    茗儿会意,起身将房间的蜡烛点亮。宋铮指了指前后两个窗户,茗儿点了点头,打开随身的包裹,将宋铮的长衫取了出来。宋铮一边穿衣,一边大声吆喝,“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厮还生怕别人醒不来似的,不时地跺两脚地板,还踹了一下墙壁。这一下,周围几个房间的人都醒了,几声吆喝又响了起来:“这才啥时辰,吆喝什么?”“哪来的臭书生,还让不让人睡觉了?”“妈的,老子做梦娶媳妇呢,全被你搅了!”……

    宋铮这厮想彻底把大家搅起来,便大声辨驳:“李老君(老子的别称),三日不学习,赶不上孔仲尼(孔子字仲尼)。孔仲尼,三日不用心,赶不上李老君。大家别嚷了,一齐用功!”

    “用你娘的头!”“滚犊子的!”谩骂声立即四起。

    这么一折腾,整座楼的人都醒了过来。不过,宋小公子再也没有吱声,连蜡烛也吹熄了。好像是知道众怒难犯,不敢再吟诗了。

    过了一会儿,宋铮又踩上凳子向外观瞧,草棚上已经没了人影。再到前面看,树上的人也失去了踪迹。宋铮嘿嘿一笑,姐姐的,老子不用动手,光凭嘴皮子也能把你们吓跑。

    经过这一番折腾,天色已经亮了。客栈的伙计们已经起来,喂马、做饭、伺候客人。宋铮没有急着出门,他吩咐了茗儿几句,便真的拿出了宋珏的《理学正义》,借着熹微的晨光研读起来。这本书作为宋珏的成名之作,经过朝廷的大力推动,已经成为各地文院的必读书目,影响很广,在山东路尤甚。其中的一些要旨也被学界接受,仔细研读,对今年的举人考试也有帮助。

    对自己老爹的书,宋铮自然要好好看看,读精读透。

    过了卯时正点,茗儿换上男装,便被宋铮派了出去。宋铮则又等了一刻钟,才穿着长衫,晃着扇子,精神抖擞地出门。他来到东厢楼,要了一个大馒头,又喝了一碗小米稀饭,慢慢地出了四化客栈。

    对于杀手为何能隐身东厢楼,最后又跑到哪里去了,宋铮一句也没打听。客栈里人多眼杂,凌晨吟诗已经颇引人注目,再打听事儿,落在有心人眼里,那就值得怀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