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立威之举

    第411章 立威之举 (第1/3页)

    江宁的冬天,尽管寒风呼啸,但并不像北方那么冷。第九小队的城卫军士都是壮汉,这点寒风自然冻不着他们。至于宋铮,身体好得没话说,就这么坐在地上,和各个军士聊着天。

    “这位大哥,怎么称呼,你是哪里人?”宋铮向着身边的一个壮汉点点头,笑呵呵地问道。

    “蔡勇,莱州人。”一股山东味冒了出来。

    “咦,那咱们是老乡啊,”宋铮也变回了山东口音,“俺是密州的,和你们莱州挨着呢。”

    蔡勇愣了一下,他虽然知道宋铮是武进士头名,却没想到是山东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蔡勇虽然没泪汪汪,还是咧开了嘴笑了起来。

    “那位大哥,你是哪里人啊?”宋铮又冲着坐着对面的一个壮汉问道。

    “秦义,孟州王屋人。”

    “王屋?好地方啊,你们那里有个王屋山,很有名的。有个典故叫‘愚公移山’,就是说的你们那里。”

    “宋公子去过王屋山?”

    “去过啊,书上说你们那个地方‘山有三重,其状如屋’,还真像那么回事。道家十大洞天里,就有你们王屋山。传说咱们的老祖宗黄帝,在你们那里祭过天哩!”

    秦义笑道,“公子知道的真多!”

    宋铮呵呵一笑,转过头来,冲着身后一个人。不等宋铮发问,那人便自报家门,“姜大奎,复州人。”

    “复州人?不知道姜大哥平时喜欢喝茶不?”

    “茶?当然喝,不过分不出好坏来!”姜大奎憨憨地一笑。

    “那可就不对喽!”宋铮轻轻摇了摇头,“咱们古代有个茶圣,叫陆羽,就是你们复州人,那可是品茶的老神仙。”

    ……

    随着宋铮聊天,出去的人全都回来了,宋铮招呼大家围成一大圈坐下,挨个问了他们的姓名,籍贯。只要人家报上名字和籍贯来,宋铮总会说出道道。谁不说自己家乡好啊,宋铮的话都唤起了众人的认同感。一时间,大家倒也融洽。

    一圈问完了,宋铮站起身子。其他人自然都要站起来,宋铮摆了摆手,“大家都歇着,今天我说,大家听。”有几个胆子稍小些的,不敢坐下,宋铮也不去管他们。

    “诸位兄弟,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姓宋名铮,朋友一般都唤我宋小郎。我年龄小,诸位都是我的大哥,所以,平时不训练的时候,大家都唤了小郎即可。我这个人读过一些兵书,会一点拳脚,蒙城卫军几位将军看重,得了武进士头名。我知道,这个头名并不作数,是虚的,有运气的成分。”

    宋铮扫视了众人一眼,见有几个人轻轻摇头,显然认为宋铮在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宋铮微微一笑,“不过,大家来武院,都是为了挣银子。所以,我先说件事,这次比斗,不管走到哪一步,挣到的银子,我自己那一份分文不取,全部赏给有功的兄弟。当然,赏给谁,要由我说了算。说句大白话,我呢,是为了求名,诸位大哥是为了求利,咱们目标一致。”

    说到这里,宋铮顿了一下。众军士面面相觑。若是宋铮真获得武状元令,那可是320两银子,这个宋进士倒真舍得。早就听说一些武进士家底丰厚,不在乎赏银,没想到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