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兵困长安

    第672章 兵困长安 (第1/3页)

    大齐军队能从峣关方向杀进关中,是宋铮事先沒想到的魔徒。峣关方向通往中原的路,基本上是纵穿秦岭的腹地,山路难行,关隘险峻,比潼关更坚固。这还多亏武关一直在大齐手里,不然更麻烦。

    峣关难打的原因就是山路逼仄,沒有施展什么战略纵深,除了使用一些小手段外,最主要的进攻手段还是强攻。而且峣关是长安的后门,离着长安太近了,西夏军安能不派人严防死守?

    然而,偏偏就从这里打进去了。

    宋铮在成都尽管耳目闭塞,但大齐包围长安,并不是什么秘闻,经过他一再打探下,还是大体上了解了整个战事的过程。

    先是西夏军屯于蓝田城下的粮草,在众多大军保护下,竟然被辛羽给烧了。西夏由于干旱和内乱,本來粮草就比较困难,这一烧立时伤了元气,后备的粮草跟不上,原本就不高的士气顿时大跌。

    虽然如此,但西夏军的战力在那儿摆着,依靠雄关依然在坚守着。粮食不够,他们便把蓝田城全搜罗了个遍。据说西夏守将闾定下了一个命令,只要是能吃的,一切先归军营。这一下蓝田城里的百姓遭殃了。管你是鸡鸭鱼鹅,还是猪狗牲畜,全都收归军用,至于粮食,对不起,百姓家一粒也不能留,统统充公。至于百姓死活,闾定不管了,任由其逃荒。

    闾定也是个狠人,还耍了一招:把两房小妾当众宰了,煮了后分给西夏军士吃。事实上,西夏军虽然少粮,但远沒有到需要吃人肉的地步。但闾定丢了粮草,怕李元旦要他的脑袋,故意弄了这么一出苦肉计。再说,缺粮杀爱妾,并非闾定独创。唐朝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的张巡,因粮草极度匮乏,便把爱妾宰了给士兵吃。与张巡一起守城的许远,则杀了奴童,以飨军士。(老古读《张巡传》感觉这事挺操蛋的,可历代文人对张巡赞誉有加,直到现在还有张巡塑像和张巡墓。也许老古沒经历过战争的残酷。)

    不管怎么说,西夏军士战情又高涨起來。本來,在辛弃疾的强攻之下,峣关已经快守不住了,经过闾定这么一闹腾,西夏军鼓起勇气,死守峣关不退。

    李元旦被闾定这么一手征服了,不但继续让闾定担任峣关守将,还下令皇城备库里弄出粮食來,要援助峣关。

    战机的转折在于一股齐军突击小分队,硬生生从蒉岭后面钻了出來,一直绕到了峣关后面的渭水之上,出其不备,袭杀了从灞桥的援助峣关方向的粮草。紧接着,这支几百人的队伍悍不畏死地突袭蓝田城。

    这支队伍的头领(郝大健)也算是有谋略,沒有直取灞桥镇。仅这些人的话,到长安去相当于送死。郝大健很聪明,他收罗了从蓝田城逃荒的百姓,这些百姓绝大部分是汉人,这些人对西夏军早就满是怨言。郝大健把从渭河上的抢到的粮草分给百姓,从中遴选出青壮年,凑足了一千五百人,趁着夜色向峣关方向反攻。

    小分队虚张声势,夜晚中西夏军也分辨不出多少人,这一下搞得西夏军军心大乱,他们想当然地认为,齐军采取了当年刘邦的战术,“逾蒉山”。大齐的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