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冒顿的计划

    第111章 冒顿的计划 (第1/3页)

    接着,黄庭靖、孙叔通、栾布、卓钟楷、公叔离五人先后出列,出言附议。

    即便这样的大好事、好主意,仍然有人出来唱反调。

    尹匀出列,大声说道:“大王,臣反对!我王乃堂堂华夏人,王室子嗣岂可混杂上异族血统!更不可让带有异族血统之子嗣继承王位。”

    说出这样的话,让赵歇非常不爽,不过他不会为此生气,更不会因此而影响心情,有不同意见属于正常现象,反正一切都由他说了算。

    尹匀是在陈馀掌权是被提拔上来,虽然没什么污点,但是个庸才,过不了多久,赵歇便会找个缘由将他撤职。

    章兴出列道:“跟东胡联姻,迎娶卫芳,对国家有利。尹尚书所说血统问题,可灵活处理,日后卫芳衍下之子嗣,不立为太子便可。”

    李左车反驳道:“尹尚书乃一派胡言,胡人来投奔大赵,日后学习华夏之文明礼仪,说华夏之语言,身穿华夏衣冠,便是被同化的华夏人,是新的赵国子民。尹尚书所言,不利于让来投之东胡人归服,不利于让更多胡人来投。我王圣明,断不会采纳此等胡言。”

    话音落下,有八个大臣发言附议。

    偌大德政殿上,寂静无声,臣子们都等待着赵王决断。

    赵歇道:“广武君之言,甚合寡人之意,就这么定了!”

    贺阐道:“臣愿做媒人,代表我王前去提亲。”

    赵歇点头道:“有劳贺侍郎,寡人等候佳音。”

    ——————

    塞北草原,匈奴王庭。

    陆贾被匈奴兵带到这里。

    他奉刘邦之命出使匈奴,先抵达代国,代国相国张苍接到刘邦命令后,找来了懂匈奴语、对塞北略有了解的人作为陆贾随从,陆贾再从长城出塞,进入茫茫草原。

    陆贾不可能自己就能找到冒顿,他进入草原后,被匈奴兵俘虏,说明身份来历后,要求匈奴兵带他去见单于。

    自那以后,由匈奴兵押着他北上,终于来到王庭。

    因为确认了陆贾作为汉国使者身份,陆贾和随从们,被匈奴左丞相安顿下来,安排好住宿之所。

    因为单于还没有回来,陆贾只能等待。

    住在王庭的日子里,陆贾尽可能了解匈奴的一切。

    匈奴人除了放牧外,还有少量手工业。他们自行制造的兵器,不仅有弓箭这类木制品,还有铜铁类兵器。据说,某些工匠是从南方掳掠而来的华夏人。

    在衣服方面,除非有华夏的布料丝绸,匈奴人一般用畜衣作衣服,用畜的皮毛制作裤子、长靴、长袍、尖帽、风帽等等,无论在行重或保暖方面,都很适应草原的生活。

    陆贾每天所食用,是以肉类和乳酪为主,这是匈奴人最常用食物。

    在这期间,目睹着不断有马匹牲畜、女人和小孩被赶来王庭。

    经过了解得知,这些都是东胡人,跟马匹牲畜一样皆是战利品。

    强大的东胡被击破,陆贾接触到的匈奴人,普遍骄傲神气。

    陆贾在王庭等了十天,冒顿终于回来,获得了接见。

    单于大帐,冒顿和部分大臣皆在这里。

    陆贾被带入,见到了冒顿,在冒顿旁边还有个四十余岁的人,看上去跟其他匈奴人不一样。

    这个人,正是公孙说。

    冒顿说了一句陆贾听不懂的匈奴话,旁边的公孙说翻译道:“汉国的使者,所来何事?”

    一听公孙说开口说话,陆贾便从口音上知晓对方是燕赵地区的人,他不卑不亢道:“单于大败匈奴,很快便能扫荡草原其它部落,这是匈奴前所未有之伟业。”

    其实他对匈奴没有任何好感,为了促成交易,不得不说些让匈奴人听着舒服的话。

    公孙说将原话翻译过去。

    冒顿听后,神气地道:“使者说得没错,整个大草原,都将会是匈奴人之牧场。”

    听了公孙说翻译后的话,陆贾再道:“匈奴地域越大,人口越多,所需物资便会越多。有许多物资匈奴无法制作,汉国愿跟匈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