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淳朴地域风情 阅沧桑时代印记

    感淳朴地域风情 阅沧桑时代印记 (第1/3页)

    (二十九)

    感淳朴地域风情   阅沧桑时代印记

    火车狂奔九小时十分钟终于抵达了齐齐哈尔火车站,凌峰与鸿皓行李简单,一家一个双肩背包,吃的喝的还剩一些,方便袋一拎即可。

    “大哥,齐齐哈尔景区管理服务公司怎么走?”鸿皓向高个男子询问。

    “景区管理服务公司啊,就在龙沙公园大门旁边,待会儿跟我走,我送你们去公交车站点。”高个男子很是热心肠。

    鸿皓那边在打听着路,凌峰这边却在关注着眼镜女孩,当他看到眼镜女孩也在收拾东西准备下车,心下一喜。凌峰原本想着在眼镜女孩后面下车,以便能多瞅她几眼,无奈高个男子热情引路不得不先行下车。

    高个男子个头很高,比凌峰还要高半头。如果不是下车乘客多,阻挡了高个男子的步伐,以他那大长腿,凌峰和鸿皓一定跟不上。

    凌峰和鸿皓随高个男子下了车,顺楼梯下了地下通道,穿过铁道线再拾级而上来到地面。凌峰发现此地正处于两座建筑之间的位置,前方就是出站口,靠左侧建筑前有几排塑料靠背椅,外围围着低矮木栅栏,入口处标注“转乘候车区”字样。抬头望,半空中搭有透明顶棚,一角倾斜着射入一束阳光。

    凌峰随鸿皓和高个男子走过转乘候车区,排队验票出了车站。这时凌峰才发现,出站口左右两边建筑原来是齐齐哈尔的新旧火车站大楼。当凌峰目光落在旧火车站大楼上时不禁停下了脚步,那满目的暗色砖体斑驳中透露着历史的沧桑。细观此楼,整个建筑像一个“中”字的上半截,只不过中间的一竖位置突前,左右两边楼体即不对称又不在一条直线上。主楼均为四层,但右边楼层却比左边的高半层。左右两边楼顶那类似长城垛口的造型上方搭建大型标语牌,分书“中国共产党万岁”和“毛**思想万岁”。中间突前的方楼像极钟楼,楼顶装有避雷针,顶端正面悬挂大型钟表。

    “这是老火车站,1934年由日本人修建,1936年建成使用,地下还有一层,楼顶的防空警报装置现在还能用。”见凌峰站住不走,高个男子也停下脚步走回来介绍。

    “这座楼右侧部分解放前一直是齐齐哈尔最高档的宾馆,你们看那儿,当年溥仪来齐齐哈尔时就住在四楼最右窗户那间屋内。”高个男子又补充了一条历史。

    “刚才出站时,我看见它的侧门还有铁路工作人员进出呢。”凌峰说着刚才观察到的情况。

    “是,这座楼别看年头长,现在还在使用,而且听说当年的好多设备都在用。”高个男子说着已向前迈开了大长腿。

    经过刚才的驻足耽搁,凌峰发现火车上的那位眼镜女孩拉着拉杆箱也已走出了火车站出站口,但她行走方向却与高个男子不同,凌峰向眼镜女孩行走的方向望去,远远的看见了“出租车乘降区”的字样。

    高个男子带着走的去处是一所方方正正的玻璃房子,入口上方挂着饭店类牌扁。凌峰刚要开口说明在火车上已经吃过午饭,高个男子已拉开一扇玻璃门,内现一段弧形向下方向的台阶。凌峰、鸿皓、高个男子鱼贯而入,顺台阶下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