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三进制的争论

    第一三五章 三进制的争论 (第2/3页)

12月准备完毕。在头两年测试期,Сетунь几乎不需要任何调试就运行得非常顺利,它甚至能执行一些现有的程序。1960年,Сетунь开始公共测试。

    1960年4月,Сетунь就顺利地通过了公测。它在不同的室温下都表现出惊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它的生产和维护也比同期其它计算机要容易得多,而且应用面广,因此Сетунь被建议投入批量生产。

    从加里宁格勒到雅库茨克,从阿什哈巴德到新西伯利亚,全毛熊都能看到Сетунь的身影。各地都对Сетунь的反应不错,认为它编程简单(不需要使用汇编语言),适用于工程计算、工业控制、计算机教学等各个领域。

    不过这个计划被毛熊自己人给否决了,Сетунь在生产了150台样机后就停产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二进制计算机,但价格却贵出2.5倍。”

    钱英看着笔记本说道。

    “我们也想要Сетунь进行研究的,但当时是我们和毛熊关系不好的时候,即使毛熊自己不造了也不会给我们的,而且这是计划外产物。”

    钱英叹息的摇了摇头,他们当时是很想弄一台来玩玩看的,看看和诸夏的晶体管计算机有什么不同,不过没有弄到,后来那些三进制计算机都不知道去哪了。

    这是一个年轻人走上的操纵台,用投影仪投射了一张纸,纸上画了一组三进制逻辑门电路图,三进制的cmos与门和与非门,相比二进制的非门和与非门,只不过多了两个电阻。

    “这就是三进制逻辑门电路图,其实和二进制逻辑电路图没有什么区别的。”

    “而且,Сетунь所谓的电压本身就很容易实现三种状态:正电压,零电压,负电压,现实中不存在这种三状态元件,这三个电压是个伪命题,应该是高中低三种电压。”

    那个年轻人画完图说完话就离开了操作台。

    “毛熊放弃他的原因,是因为Сетунь是使用的磁芯和二极管的一台落伍的计算机。要知道1954年时候,西方就造出晶体管计算机,1964年IBM推出了著名的S360,这是集成电路计算机,同年我国造出了晶体管计算机,然后到了1970年,那一年美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